泾溪

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泾溪的石头危险,人们都感到害怕,
一年到头也听不到有人翻船的消息。

注释

泾溪:指泾水的一条支流,古代著名的河流。
石险:形容石头多且水流湍急的地方。
竞惧:争相恐惧。
倾覆:船只翻覆。
平流:水流平稳的地方。
无石处:没有石头阻拦的地方。
沈沦:沉没,这里指船只沉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与人心状态的对比图画。开篇“泾溪石险人竞惧”两句,勾勒出一副险峻的山川景象,其中“泾溪”作为具体的地理名词,增添了诗歌的地域特色和真实感。“终岁不闻倾覆人”,则是对这一自然景观中隐含的人们心理状态的一种描写,表达出人们对于险峻山川的敬畏与恐惧。

然而,在“却是平流无石处”一句中,诗人引入了一个转折。这里,“却是”二字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转折词,更在于表达了一种对比和反差。接下来的“时时闻说有沈沦”,则是在平缓无险之处,听闻有人遭遇不测,这与前文中人们对于石险的惧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泾溪山川景象的描写,以及对不同地形下人心状态与命运差异性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罗敷水

雉声角角野田春,试驻征车问水滨。

数树枯桑虽不语,思量应合识秦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金山僧院

根盘蛟蜃路藤萝,四面无尘辍棹过。

得似吾师始惆怅,眼前终日有风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金钱花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宫词

巧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

经年不见君王面,落日黄昏空掩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