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倖

谢桥春晚。记梦蹋、诗魂未懒。

问向日、青骢嘶处,一去悠扬谁见。

竟何堪、爱近榆钱,漫空不受东风管。

任绣幕遮留,纤葱捉取,难得轻狂心转。

听蓦地、潇潇雨,应打落、荒沟断岸。

纵丁宁紫燕,重来衔起,粉香已被尘泥染。

泪珠千点。倩清江、化作浮萍,也怕漂流远。

收身有路,惟在枯禅静院。

形式: 词牌: 薄倖

鉴赏

这首《薄倖》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情感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开篇“谢桥春晚”,点明了时节与地点,春意盎然的傍晚,谢桥之上,诗人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接下来,“记梦蹋、诗魂未懒”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即使在梦中,诗人的灵感与激情依旧活跃,未曾停歇。

“问向日、青骢嘶处,一去悠扬谁见。”诗人通过询问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青骢马的嘶鸣声,代表着某种逝去的美好或情感,其离去的轨迹无人知晓,暗示了情感的无常与不可捉摸。

“竟何堪、爱近榆钱,漫空不受东风管。”这里运用了榆钱的意象,榆钱在古代常被用来比喻爱情或财富,但在这首诗中,它似乎成为了无法控制的、不受外界影响的情感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情感难以把握的无奈与感慨。

“任绣幕遮留,纤葱捉取,难得轻狂心转。”绣幕象征着生活的表面繁华,而“纤葱”则可能暗指女子的手,这里描述了诗人试图在繁杂的生活表象下捕捉到一丝情感的真实,但“难得轻狂心转”则表明了这种尝试的困难与不易。

“听蓦地、潇潇雨,应打落、荒沟断岸。”雨声与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与哀愁的氛围,暗示了情感的消逝与失落。

“纵丁宁紫燕,重来衔起,粉香已被尘泥染。”紫燕的重来与粉香的被污染,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回归与失去,以及它们在现实中的改变与褪色。

“泪珠千点。倩清江、化作浮萍,也怕漂流远。”泪水与清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情感难以留住的悲伤与恐惧,将情感比作容易漂散的浮萍,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脆弱与易逝。

“收身有路,惟在枯禅静院。”最后,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之道,通过“枯禅静院”的隐喻,表达了在情感与现实的冲突中寻求心灵安顿的愿望。

整体而言,《薄倖》通过对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情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挣扎与探索。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余春慢二首(其一)

缃叶多阴,丹萍早熟,谁赠满笼珍果。

尝齐玉版,弄斗金丸,匀圆写来愁破。

邀取花外中仙,佳梦同传,丽词相和。

任华林芳景,瑛盘荣宴,故应无我。

春院静、小坼琼莩,轻流星耀,莺嘴隔枝衔堕。

多情温尉,应忆曩游,斗帐红珠双颗。

匀染胭脂,镜中一点猩唇,微微芳唾。

更香丝挽就,自折阶前花朵。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惜余春慢二首(其二)

碾瓦成沙,填波架屋,无复昔王亭槛。

疏烟淡抹,小雨微濛,野花向人低糁。

休问枚叔邹生,七发徒存,一书空感。

便雪台赋冷,鸣皋歌歇,尽增凄黯。

还记起、西蜀才人,文园病客,曾也曳裾观览。

淹留未遇,著就雄篇,忽动茂陵追念。

而我来游,自怜零落栖迟,萧然琴剑。

仗东风有力,吹断青衫泪点。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曲游春

袅袅春来路,看嫩烟微霭,匀染无迹。

一线眉儿解含愁,先有翠波偷识。嫌怕轻寒勒。

悄立向、凝妆楼侧。

爱画桥、浅淡鹅黄,低衬水阑深赤。漫掷。章台新色。

渐勾引青骢,嘶上芳陌。

宛转难持,记羊家静婉,小腰初觌。几日东风力。

便挽起、离情千尺。此后燕剪莺梳,怎生惜得。

形式: 词牌: 曲游春

绿意

采香乍定。被夜来风雨,芳林洗净。

嫩叶柔柯,渐觉森沉,装点更饶幽景。

烟丝微润蒙茸碧,恰小院、藓痕交映。

算一年、此最佳时,忘却落花凄冷。

休道寻春较晚,趁初霁步屧,闲园支径。

几树榆槐,几本蕉桐,依约翠云千顷。

红楼巳怕珠帘隔,况又是、阴阴欲暝。

怎奈他、不断莺声,碍了倚阑人影。

形式: 词牌: 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