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慧眼舒光无不见。尘中一一藏经卷。

闻说大千摊已遍。门方便。法轮尽向毫端转。

月挂烛笼知再见。西方可履休回盼。

要与老岑同掣电。酬所愿。欣逢十二观音面。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翻译

智慧的眼睛无所不察,尘世中的经书卷轴一一隐藏。
听说大千世界已被佛法覆盖,入门修行变得简单方便,佛法的教义在笔尖流转。
月光照亮烛笼,预示着再次相见,西方极乐世界无需再回首期盼。
我渴望与老友一同迅速领悟,实现愿望,欣喜地遇见十二位观音菩萨的法相。

注释

慧眼:指具有洞察力的眼睛,通常形容智慧或修行者的敏锐观察力。
经卷:古代的宗教书籍,这里指佛经。
大千摊已遍:比喻佛法普度众生,已经普及到各个角落。
门方便:修行入门变得容易,方便理解与实践。
法轮:佛教术语,象征佛法的传播和教化。
西方:在佛教中,常指极乐世界,即死后往生之地。
老岑: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也可能代指修行上的同伴。
掣电:形容领悟迅速,如同闪电般。
观音面:指观音菩萨的形象,象征慈悲和智慧。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渔家傲》,作者是宋代词人邹浩。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一种佛教修行的意境。"慧眼舒光无不见"表达出修行者智慧之眼洞察一切,"尘中一一藏经卷"暗示佛法深藏于世俗之中等待发现。"闻说大千摊已遍"可能指的是佛经的传播普及,"门方便,法轮尽向毫端转"则象征佛法通过文字和笔墨得以传承。

下片转向个人修行的决心:"月挂烛笼知再见",夜晚修行时,月亮照亮烛火,寓意对佛法的追求如明灯指引。"西方可履休回盼"表达了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不再回头期待尘世。"要与老岑同掣电"比喻修行速度之快,决心坚定。最后,"酬所愿,欣逢十二观音面"表达了实现愿望的喜悦,以及在修行中见到观音菩萨的神圣时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佛教禅意为背景,展现了词人对佛法的虔诚和追求,以及对修行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疏直拙依附,清高无匹俦。

形式: 押[尤]韵

临终歌

嘉木扶疏兮,鸟鸣关关。暑风舒徐兮,庭中閒閒。

起视天宇兮,浩乎虚澄。

形式: 古风

全州尹氏观

不嫁当年自薄情,一朝跨鹤上青冥。

人间有女能如此,羞杀天边织女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华子冈

风流晋人物,康乐性乐山。

文选数十诗,大半皆林泉。

未知当时士,多少肥遁贤。

投书犯世网,何如康乐阡。

小隐华子冈,世事成云烟。

高风辋川期,师法角里传。

倘悟神仙诀,千载如眼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