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岷峨万里,见渺渺、水流东去。
指远近关山,参差宫阙,起灭长空烟雾。
南望沧溟天边影,辨不出、微茫尽处。
叹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无数。从古。
长江天堑,飞艎难渡。
自玉树歌残,金莲舞罢,倏忽飞乌走免。
燕子堂前,凤凰台畔,冷落丹枫白露。
但坐看、狎鸥随浪,渔父扁舟朝暮。
这首明代末期朱一的《二郎神·登燕子矶秋眺》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色和历史沧桑感。开篇以万里岷峨为背景,水向东流,展现出宏大的地理景象。接着,诗人远眺关山与宫阙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暗示了历史的繁华与变迁。
诗人南望苍茫大海,感叹三国楚地的英雄豪杰和六朝的帝王霸业已成过往,无数英杰与辉煌都已消逝。接下来,他借长江天堑的雄险,表达了历史长河中人事难以跨越的感慨。玉树歌和金莲舞的典故,象征着昔日的歌舞升平,而如今只剩下乌飞兔走的荒凉。
燕子堂和凤凰台的遗迹,更显凄冷与寂寞,丹枫白露增添了秋意,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转。最后,诗人以渔父扁舟随波逐流的画面收尾,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深沉感慨。整体上,这首词以景抒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不详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入清不仕,欲为僧,为弟子所阻。早有才名,本未学画,随意为之,亦有可观。有《为可堂集》
万乘徒空,一丘壑足,小园但种千竿竹。
苍阴深处掩高斋,黄鹂啼过山头屋。
壁挂嵇琴,村疑阮曲,白云邀我同歌宿。
幽花绕砌不知名,柴门秋水添新绿。
澹沲琼妆,悠缟袂,临期肠断风流尽。
怜伊似水年光,和梦心情,难忘林下风前韵。
飘萧絮扑玉楼遥,迷离雪拥金炉近。
借问玉貌,几时消损。笛声三弄空贻恨。
未见杏靥梨涡,柳绵桃绶,早与春风趁。
罗浮仙梦不堪追,夜寒月冷谁传信。
去年抛菂种池塘,今年坠粉香。
几时得藕便丝长,何曾解断肠。
驱燕子,打鸳鸯,摘莲偷卜郎。
擘开多半是空房,羞看枕簟双。
漠漠微寒到水滨,半秋无恙似初春。
鸳鸯来啄影中人。
柳拂浪痕轻似梦,苔沿侬步细于尘。
酿成闲恨为谁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