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忽不定的春日之情,开篇即以“春事阑珊梦里休”展现出春意渐浓而又若有所失的恍惚感。"他乡相见泪空流"则透露出诗人对故土、亲朋的深切思念与哀伤之情,凸显了游子离家时的孤独无依。
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牵动了诗人心中的新恨。"花落吴宫忆旧游"则是对往昔美好事物的追思,吴宫如同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代表着往日繁华与失落。
"渴想和羹梅已熟"中“和羹”一词,或许指的是一种甜美的食物,而这里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饥思进饭麦初收"则表达了对丰盛生活的向往,麦子的初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丰收的希望。
最后两句“瀛洲归去琅玕长,月朗风熏十二楼”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望向远方的瀛洲,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平和。而“月朗风熏十二楼”则是对静谧夜晚的一种描绘,那清澈的月光和温柔的夜风,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渴望,以及对家乡的无限思念,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