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出师歌

将军北伐辞前殿,恩诏催排苑中宴。

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

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

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

天声一震胡已亡,捷书奕奕如飞电。

高秋不闭玉关城,中夜罢传青海箭。

可汗垂泣小王号,不敢跳奔那敢战。

山川图籍上有司,张掖酒泉开郡县。

还朝策勋兼将相,诏假黄钺调金铉。

丈夫未遇谁得知,昔日新丰笑贫贱。

形式: 古风

翻译

将军出征告别皇宫,皇恩催促安排宫苑盛宴。
紫禁道上尘土飞扬,使者疾驰,群臣青门外为他饯行。
三十里路旗帜纷飞,五千面战鼓声震天。
行军营地夜晚驻扎在咸阳原,满朝官员叹息,都羡慕他的功绩。
一战功成胡人已败亡,捷报如闪电般迅速传来。
秋天边关无需紧闭,半夜停止传递青海的战报。
敌酋哭泣,小王子哀号,不敢逃跑,也不敢再战。
山川地图和官府记录,显示出张掖、酒泉等地开辟为郡县。
凯旋归来,他不仅封赏为将相,还被赐予黄钺调兵权。
男子未得机遇谁能知?他曾像新丰的穷人一样被人嘲笑。

注释

北伐:出征北伐。
恩诏:皇帝的恩赐命令。
紫陌:京城的道路。
青门:长安城东门。
饯:设宴送别。
绣旗:装饰华丽的旗帜。
行营:行军营地。
咸阳原: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咸阳附近。
捷书:胜利的文书。
玉关:古代边关,此处指边塞。
新丰:古地名,与贫贱有关的历史典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即将北伐的壮丽场景。首句“将军北伐辞前殿”展现了将军临行前接受皇帝的命令,显示出其使命的庄重和重要性。接着,“恩诏催排苑中宴”写出了朝廷对出征的隆重欢送,气氛热烈而感人。

“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描绘了使者疾驰而来,群臣在城门外为将军送行的壮观画面,表现出朝廷上下对此次出征的期待与支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运用夸张的手法,渲染出出征队伍的浩大声势。

“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描述了军队夜晚在原野扎营的情景,以及京城中人们对将军的敬仰和羡慕。后续的诗句则预示了战争的胜利,如“天声一震胡已亡,捷书奕奕如飞电”,形象地表达了捷报传来时的迅疾和振奋人心。

最后,诗人以“高秋不闭玉关城,中夜罢传青海箭”象征边境安宁,战争结束,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功绩。出征的将领不仅赢得了战争,还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从“还朝策勋兼将相,诏假黄钺调金铉”可见一斑。

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将军出师的荣耀与国家的期待,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于英雄未遇的感慨,以“丈夫未遇谁得知,昔日新丰笑贫贱”结尾,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大洪禅师赞

发长无心剃,衣破无心补。

大洪山上有贼,大洪山下有虎。

非但白刃杀尽儿孙,更能一口吞却佛祖。

形式: 押[麌]韵

大热

五月颇闵雨,炎风吹旱尘。

气羸不给喘,流汗沾衣巾。

呼婢使具浴,报以未买薪。

汝事虽不恪,亦坐乃翁贫。

汲井掬寒泉,自足忘我嗔。

譬如寓逆旅,百事听主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大雪歌

若耶溪头朝暮雪,鸦鹊堕死长松折。

横飞忽已平屐齿,乱点似欲妆帘缬。

放翁凭阁喜欲颠,摩挲拄杖向渠说。

莫辞从我上嵯峨,此景与子同清绝。

银杯拌蜜非老事,石鼎煎茶且时啜。

题诗但觉退笔锋,把酒未易生耳热。

扶衰忍冷君勿笑,报国寸心坚似铁。

渔阳上谷要一行,马蹄蹴踏河冰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大雪歌

长安城中三日雪,潼关道上行人绝。

黄河铁牛僵不动,承露金盘冻将折。

虬须豪客狐白裘,夜来醉眠宝钗楼。

五更未醒已上马,冲雪却作南山游。

千年老虎猎不得,一箭横穿雪皆赤。

拿空争死作雷吼,震动山林裂崖石。

曳归拥路千人观,髑髅作枕皮蒙鞍。

人间壮士有如此,胡不来归汉天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