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奎的《所思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泰山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首句“郁郁我所思,所思在泰山”,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泰山的向往之情。接着,“黄尘浩无际,碧海何漫漫”两句,以广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渲染了一种辽阔而深邃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追求目标的遥远与艰难。
“金鸦夜中出,照耀青云端”描绘了夜晚时分,金红色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青色的云层,象征着希望与光明。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渴望突破困境、追求理想的精神写照。
“我欲乘飙轮,因之扣云关”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某种力量,穿越重重阻碍,达到心中的泰山。这里,“飙轮”可能象征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或工具,而“云关”则代表了通往理想彼岸的艰难险阻。
“飞霞以为佩,明月以为环”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追求过程中,以美丽的霞光作为装饰,以明亮的月亮作为配饰,寓意着他在精神上保持高洁、追求光明的形象。
“侧身望阊阖,天语咫尺间”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侧身眺望那传说中的天门——阊阖,仿佛与天语,距离并不遥远。这体现了诗人虽然面对重重困难,但仍然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超越自我的渴望。
最后,“怀哉隔远道,铁锁何由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尽管心中充满对泰山的向往,但现实中的距离与障碍却难以逾越。这里的“铁锁”可能象征着不可逾越的障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叹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