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心自笑

学道修竹,累功积行,常愁行少功亏。

劝人作善,于道最相宜。

稍稍缘行端正,早傍人、别意猜疑。

心自笑,图他功行,怎避是和非。

华山陈处士,不侵耕织,山下行稀。

尚有人相毁,发叹吟诗。

清正无私无曲,任前程、宠辱灾危。

随缘过,腾腾兀兀,歌舞乐希夷。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学习道义如同修竹,积累德行与功绩,常常忧虑行动少导致成效不足。
鼓励他人行善,对于道义最为适宜。
稍微因为行为端庄,就早早引来别人的猜疑和误解。
内心暗自发笑,想要追求功名德行,怎能避开世间的对错纷争。
华山的陈处士,不干涉农耕纺织,山中行走的人稀少。
仍有他人诋毁他,他只能叹息,吟咏诗歌以抒怀。
他清廉公正,无偏私,无论前路如何,荣辱祸福都不为所动。
顺应天命,坦然度过,享受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注释

学道:学习道义。
修竹:比喻修炼品德。
累功积行:积累功德。
行少功亏:行动少,成效不足。
劝人作善:劝导他人行善。
缘行端正:行为端正。
猜疑:对他人的怀疑。
图他功行:追求功名德行。
华山陈处士:隐居华山的士人。
相毁:诋毁。
腾腾兀兀:形容坦然自在。
希夷:指超脱世俗的快乐。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心自笑》是一首表达个人修行与处世态度的词。词中,作者以修竹为喻,强调积累善行的重要性,认为频繁地做好事对于提升道德境界最为适宜。他指出,尽管人们可能会对他人的行为有所猜疑,但内心坦荡,不应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专注于自己的修行。

接下来,词人提到华山的陈处士,他不参与世俗的耕织活动,过着简朴的生活,却仍受到他人的诽谤。然而,陈处士保持着清正无私的态度,无论面对荣辱还是灾难,都能泰然处之。他选择顺应自然,随缘而过,享受简单快乐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整首词通过描绘陈处士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坚守道义的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追求心灵自由、无视他人是非的修行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80)

马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叹世

行尸走骨,逐利争名。伤神损气劳形。

镇日谩天昧地,不顾神明。

都缘为儿为女,惹尘劳、一向贪生。

何事尽待,无常限到,送入深坑。

金玉珍珠弃了,惟留得,平生善恶为凭。

甚处分明打算,直至幽冥。

无情业镜来照,觉从前、罪弃非轻。

放声哭,恨当初,不做修行。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叹名利

利惹心猿,名牵意马,无昼无夜奔驰。

波波劫劫,来往没休期。

一向贪饕越煞,心劳役、形苦神疲。

休迷执,一个口里,插得几张匙。

堪嗟虚幻事,妻男走骨,自己行尸。

又何须相爱,相恋相随。

好把轮回趖躲,早参禅、访道寻师。

长生话,有些微妙,端的上天梯。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叹骷髅

携筇信步,郊外闲游。路傍忽见骷髅。

眼里填泥,口内长出臭莸。

潇洒不肯重说,更难为、再骋风流。

想在日,劝他家学道,不肯回头。

耻向街前求乞,到如今,显现白骨无羞。

若悟生居火院,死堕阴囚。

决裂心灰慷慨,舍家缘、物外真修。

神光灿,得祥云衬步,直赴瀛洲。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满庭芳.叹憨汉

镜内苍颜,梳间白发,犹然骋俊刚求。

不愁自己,贪为子孙忧。

人人争名竞利,时时地、筹运机谋。

堪失笑,这般憨汉,直待死方休。

人还依我劝,无常事紧,性命堪搜。

愿诸公惺洒,慷慨回头。

莫说蓬莱路远,心开悟、咫尺瀛洲。

真清净,无为功满,得去列仙俦。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