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自题画木芙蓉

碧云高,黄叶卷。霜冷小庭院。

闻说芙蓉,隔岸已开遍。最怜写入西风,美人清怨。

暗惊觉、流光催换。慢留恋。

试看无语盈盈,露湿绛罗软。

渺渺馀怀,天际绿波远。恍疑兰桨归来,醉红零乱。

正一片、暮江秋晚。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孙云凤的《祝英台近·自题画木芙蓉》描绘了一幅秋日画卷。开篇“碧云高,黄叶卷”,以寥寥数笔勾勒出秋高气爽、落叶飘零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凄清。接着,“霜冷小庭院”进一步渲染了秋意,小院中寒霜微凉,更显静谧。

“闻说芙蓉,隔岸已开遍”转而描绘画面中的主角——木芙蓉,虽未直接描写其花色,但从“隔岸已开遍”可以想象出满眼的繁花盛景。词人借“美人清怨”四字,赋予木芙蓉以情感色彩,暗示其孤芳自赏、清冷独立的形象。

“暗惊觉、流光催换”表达了时光匆匆,美景易逝的感慨。随后,“试看无语盈盈,露湿绛罗软”细腻地描绘了芙蓉在秋夜中静静开放,花瓣上凝结着露珠,如同轻纱般柔软,更显其娇嫩与清雅。

“渺渺馀怀,天际绿波远”宕开一笔,由眼前之景引向远方的思绪,将读者带入一种空灵的意境。最后,“恍疑兰桨归来,醉红零乱”以梦境收尾,仿佛看到一叶扁舟载着醉态的红花归来,为这秋日晚景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通过描绘木芙蓉的盛开和秋夜的寂静,传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美景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和梦想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

孙云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慢.画梅寄仙品,作此阕题其上

看点点、林梢初透。倚竹无言,暗香盈袖。

水远天长,素心独抱向谁剖。粉融脂溜。

才过却、烧灯后。望断陇头云,镇寂寞、双蛾频皱。

记否。共巡檐索句,手撚一枝还嗅。

江城玉笛,翻吹出、关山杨柳。

早又是、淡月疏帘,照清影、和人俱瘦。

纵笔吐江花,难写春风如旧。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卷下声声慢.题花海叔“惜花春起早图”

柳塘残月,水阁明霞,栏杆十二新晴。

弄影霏香,东风吹遍园亭。

帘前几番芳讯,勒花梢、燕子寒轻。

最怕是,隔红墙弹鹊,缀上金铃。

吟罢焦桐漫抚,向疏棂曲槛,独自闲凭。

百五韶华,都教付与啼莺。

催动千林晓色,听数声、画鼓春城。

无人会,是搓酥滴露,一种柔情。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百字令.和花海叔韵兼寄仙品

喧蜂闹蝶,倚熏笼绣倦,绿窗残缕。

栏外风传花信息,廿四番今过五。

杏雨霏红,柳波漾碧,芳草无情绪。

重门深掩,任他春色如许。

犹记社日停针,雕梁燕子,还觅年时侣。

旧恨新愁抛未得,种种都来眉妩。

芳讯鱼沉,新词韵险,没个商量处。

黄昏月冷,画屏斜立无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水龙吟

日斜微雨初晴,薄寒天气清明矣。

重门半掩,疏帘低捲,单罗衫子。

芳草池塘,落花庭院,黄昏独自。

袅纱窗篆缕,东风乍暖,栏杆外,春过二。

回首旧时游处。问年来、几番桃李。

浮云一别,暮烟孤棹,晓霜征辔。

雁字无凭,秋声又起,鱼沉江水。

但团圞今夜,小楼明月,照人千里。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