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晋秀才

逆旅论交未一年,匆匆为别觉凄然。

官河去棹多春水,故里归耕有石田。

名姓不从当世显,文章可得后人传。

多才还射君门策,迟子重来住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的《赠别晋秀才》。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联“逆旅论交未一年,匆匆为别觉凄然。”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旅途中相识,虽时间不长,但感情深厚,如今即将分别,不禁感到悲凉。这里运用了“逆旅”这一意象,强调了旅途中的偶然相遇,以及短暂而珍贵的友情。

颔联“官河去棹多春水,故里归耕有石田。”转而描写友人即将离开的情景。官河上的船只载着友人前往未知的远方,春水浩荡,象征着友人前路的广阔与希望。而“故里归耕有石田”,则预示着友人回到家乡后,将过上宁静的田园生活,暗示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颈联“名姓不从当世显,文章可得后人传。”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名声和成就的淡泊态度。诗人认为,友人的才华或许不会在当代显赫,但其作品和思想将在后人心中流传,留下永恒的价值。

尾联“多才还射君门策,迟子重来住日边。”寄予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希望友人能凭借自己的才华,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同时表达了对友人再次相聚的期待,预示着深厚的友情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相连。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又充满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赠别周季长舍人赴淮西帅幕

昔时紫绶侍云霄,今日春风换绿袍。

阃幕共誇从事重,朝班犹忆舍人高。

衣冠望族如麟趾,伯仲文名比凤毛。

回首京华宁久别,看君平步列东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别马谦叔宪史

自是南方气候迟,罗衫十月尚相宜。

何人绣水衔杯日,不似金陵揽辔时。

天地风尘三尺剑,江湖岁月一篇诗。

只今已是功名晚,况待星星两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韩与玉上都道中阻雨见寄

北度居庸去路修,平郊如海夏如秋。

赋高合拟扬雄献,年少谁当贾谊忧。

黑雨漫山浑未歇,赤城何处定迟留。

不知鞍马驱驰苦,得似慵夫昼卧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陪枢密高公镇抚吴公宴于亭山席上赋

楼船归路望蓬莱,十里荷花映醉腮。

小帜大旗斜日照,短箫长笛远天回。

将军自是王孙贵,坐客惭非处士才。

分付沙头双白鹭,忘机彼此莫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