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

风欺露压夕阳烘,极目平芜远道中。

袍色旧来人白发,烧痕新处树丹枫。

宾鸿影澹还辞北,天马蹄轻早向东。

莫为登临动惆怅,每缘萧瑟蕴青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草》,是清代诗人冯浩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展现了独特的意境。首句"风欺露压夕阳烘",形象地刻画了秋风凌冽、露水沉重,夕阳余晖映照下的草木景象,透露出一种凄凉而壮美的氛围。

"极目平芜远道中",诗人放眼望去,一片荒芜的草地延伸到远方的道路,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和孤寂。接下来的"袍色旧来人白发,烧痕新处树丹枫",通过对比旧人的白发与新添的红枫,寓言岁月流转,时光荏苒,人生如梦。

"宾鸿影澹还辞北,天马蹄轻早向东",鸿雁南飞,天马疾驰,象征着自然的变迁和生命的迁徙,也暗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两句"莫为登临动惆怅,每缘萧瑟蕴青葱",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因眼前的萧瑟秋景而感伤,因为即使在凄凉之中,也蕴含着生机与希望,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草为背景,寓言人生,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出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

冯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后东皋草堂歌为陈学山赋

蒹葭江水西风急,木叶翻红秋露白。

十幅蒲帆挂断烟,元亭一叩扬雄宅。

主人爱客启柴关,执手褰衣出笑颜。

中馈为开春瓮酒,长筵遥展夕阳山。

山前山后浮云渡,聚散微茫不知处。

停杯忽与话当年,词未能终泪先注。

昔日清明忆太丘,修文砥行先民俦。

名山偃卧高托迹,长松百尺风飕飕。

点缀丘园发幽趣,太湖白石龙门树。

书卷高闲柳谷居,烟霞罨画浯溪路。

三秋明月三春花,窈窕笙歌出绛纱。

高山大有携琴客,曲径时回问字车。

诗瓢酒盏朝还暮,青山止爱高人住。

浔阳江上檄书来,一官抵死催人去。

去年苦调计相思,犹复丁宁话故枝。

彭泽菊花怜尚在,辽阳白鹤竟何归。

惊飙荡海洪涛起,丹山羽折琼华萎。

蛇年鸡梦兆纷纭,悼痛人琴俱已矣。

流风陈迹剩池台,蟠蟀寒吟四壁哀。

旧种杏花余太息,当时燕子尚飞来。

我昔髫年侍文宴,作歌得许窥坛坫。

已羡登龙揖孔融,犹烦倒屣迎王粲。

而今憔悴返江乡,千里红尘老剑霜。

重到山阳寻旧梦,徒瞻画相拜中郎。

主人收泪重剪烛,劝我长歌须再续。

含毫摊纸望苍茫,一片秋声响空谷。

东皋叶落雨霏微,蒿蔚风中孝子悲。

长笺题向庭前树,伴尔慈乌夜夜啼。

形式: 古风

雨夜感怀

霜林叶落夜阑珊,浊酒孤檠惨不欢。

好友去如归雁急,客情慵比暮镫残。

朔风吹马思前路,细雨欺人作小寒。

二十五弦余旧曲,伤心何处许悲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渡吴城寄怀盛水宾昆季

萧萧落叶点孤舟,彭蠡风涛日夜秋。

细雨欲催双桨去,孤云遥寄一江愁。

虞翻憔悴余奇骨,苏季飘零有敝裘。

传语剑山堂上客,海鸥吾已托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英德峡

昨日监豪泷,今日浈阳峡。

鲛宫一线开,象齿千行插。

山根筋骨竖,水寨旗枪挟。

河走昆仑脊,剑拔茱萸匣。

撩倒云气惨,威迟林影狭。

蛟螭锁寒井,虎兕闭幽柙。

地肤赘悬疣,天车拥大翣。

野猿啼长夜,飞隼碍高硖。

险疑巨灵擘,阴畏山鬼掐。

白乳鸊鹈膏,碧藓蠀蛦甲。

浮烟带海腥,微卵愁山压。

蹉跎拟归休,凉风吹白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