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梁曾的《磐泉》诗,描绘了磐泉源头的神秘与壮观景象。开篇“磐泉之源不可穷,寒溜不与长江通”两句,以“不可穷”和“不与长江通”强调了磐泉源头的深邃与独立性,暗示其源头之水独特而神秘,与外界大江大河的水流不相连通。
接着,“韬藏泄漏皆元气,疏凿探搜亦鬼工”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磐泉源头的自然力量与鬼斧神工般的创造。这里“韬藏泄漏皆元气”形容源头的水势虽有时隐匿,但始终蕴含着天地间最原始的生命力;“疏凿探搜亦鬼工”则赞叹了人们为了探寻源头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共同杰作。
“一径虹穿云栈隐,两山虎踞剑关雄”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一径虹穿”形象地展现了山间小路与彩虹交织的美景,而“云栈隐”则突出了道路的蜿蜒曲折与隐秘,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同时,“两山虎踞”与“剑关雄”则分别以虎的威猛和剑的锋利,来形容两座山峰的雄伟与险峻,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关隘之险要。
最后,“十年历遍西南险,绝爱湘中似蜀中”表达了诗人对西南地区险峻地貌的深刻体验与热爱。诗人用“十年历遍”强调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长期探索与经历,而“绝爱湘中似蜀中”则是对湘中地区独特风光的深情赞美,将其与蜀中(四川)的美丽相提并论,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磐泉》诗通过对磐泉源头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元代诗人梁曾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西南地区独特地理环境的深切体验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