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密所作,名为《奉寄朔翁》。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朔翁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情的意境。
首句“苕风蘋月隔吴波”,以苕风和蘋月为意象,将友人与自己隔开在吴波(泛指江河)的彼岸,暗示了两人相隔的距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苕风”可能指的是轻柔的江风,“蘋月”则可能是水中倒映的月亮,两者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次句“尚想追随寤寐歌”,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梦中也渴望能与友人相聚,共同歌唱的情景。这里“寤寐”一词出自《诗经》,原意是指醒着和睡着时,此处借指日夜思念,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第三句“花外小车游甚处”,转而想象友人在花丛之外的小车上游历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羡慕。这句诗通过描绘友人的行踪,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追求。
最后一句“春风三十六行窝”,以春风为引,点明了友人所在之地的温暖与生机。这里的“三十六行窝”可能是指友人居住或活动的地方,通过春风的描述,既渲染了环境的美好,也暗含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周密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