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友人

一身无定处,万里独销魂。

芳草迷归路,春衣滴泪痕。

几时休旅食,向夜宿江村。

欲识异乡苦,空山啼暮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孤独一身无固定居所,漂泊万里唯有灵魂相伴。
茂盛的春草让人迷失归家的路,春衫上满是思乡的泪痕。
何时才能结束这旅途中的餐风饮露,夜晚时分在江边村落歇息。
想要了解异乡的辛酸吗?听那空山中傍晚猿猴的哀鸣。

注释

一身无定处:指自己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四处漂泊。
万里独销魂: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哀愁,这里指独自在外,心中充满无限愁绪。
芳草:这里指春天茂盛的草,常用来象征生命力或引发离愁别绪。
春衣滴泪痕:春衣,春季穿的衣服,此句形容因思念而流泪,泪水沾湿了衣裳。
休旅食:停止旅途中的简陋饮食,意指结束流浪生活。
向夜:接近夜晚的时候。
异乡苦:在外地所遭受的各种艰难与苦楚。
空山啼暮猿:空旷的山中,傍晚时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渲染孤寂凄凉的气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惟审的《别友人》,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离别时的孤独感受。我们可以逐行解读其意境:

一身无定处,万里独销魂。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的漂泊不定,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一身"指的是诗人自己,而"无定处"则是形象地表达了他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之感。"万里独销魂"更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便是在遥远的异乡,诗人的心灵也随着旅途的延伸而逐渐消逝。

芳草迷归路,春衣滴泪痕。

这里则是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描绘。"芳草迷归路"表明了诗人行走在回家的路上,但被鲜美而蓬乱的野草所环绕,似乎连归途都变得迷离难辨。而"春衣滴泪痕"则写出了诗人因思念故乡或亲友,而在春日里穿着春衣时不禁落泪的情景,那些泪痕就像是时间的印记,记录了他的哀愁。

几时休旅食,向夜宿江村。

这两句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当前处境的描述。"几时休旅食"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旅行生活的厌倦,希望能够有所停歇,不再持续这种不定时的饮食。而"向夜宿江村"则是他在黄昏将近时,选择在江边的村落中过夜,体现了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欲识异乡苦,空山啼暮猿。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欲识异乡苦"意味着诗人想要表达在外地的艰辛与孤独,但这个愿望似乎又被压抑了。而"空山啼暮猿"则是他将自己的哀伤比作空山中暮色时分猿猴的啼叫,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悲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旅途中的孤独,以及对归宿的渴望。

收录诗词(3)

惟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僧,与灵一同时,约于玄宗天宝间至代宗初年在世。有关事迹据灵一诗考知。《全唐诗》存诗3首

相关古诗词

春日旅怀呈知己

生涯万事有苍苍,应任流萍便越乡。

春水独行人渐远,故园归梦夜空长。

一声隔浦猿啼处,数滴惊心泪满裳。

不为知音皆鲍叔,信谁江上去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赋得闻晓莺啼

捲帘清梦后,芳树引流莺。

隔叶传春意,穿花送晓声。

未调云路翼,空负桂枝情。

莫尽关关兴,羁愁正厌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曜日颂

遍身烘烂更何人,卧棘森森一智真。

为报你来须体妙,时中不拟宛然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牡丹

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