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瓶篇一首

仙人飘飖自何至,绀发方瞳紫霞气。

金瓶贮酒醉枕之,玉山颓卧干将市。

时人不识谓凡流,转眼飞空那可求。

鼓琴知坐白羊石,吹笛应还黄鹤楼。

此瓶昔把玄丘去,至今犹记仙人处。

吴王宫西碧草春,千年空自想飙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铁瓶篇一首》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描绘了一位仙人的神秘与超然。诗中以“仙人”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场景,展现了仙人的非凡气质与行踪。

首句“仙人飘飖自何至”,开篇即以飘逸的姿态引入主题,暗示仙人的来去无常,超脱于尘世之外。接着“绀发方瞳紫霞气”一句,通过细致的外貌描写,进一步刻画了仙人的独特形象,绀发(黑而带红的头发)、方瞳(方形的眼睛)以及紫霞气(紫色的霞光),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高贵的氛围。

“金瓶贮酒醉枕之,玉山颓卧干将市”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展现仙人的生活状态。金瓶贮酒,象征着仙人的闲适与超凡脱俗;醉枕之,更添几分洒脱与自在。玉山颓卧,则是仙人随意躺卧的姿态,与世俗的规矩格格不入,展现出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干将市,古代的市集,此处用以反衬仙人的不食人间烟火。

“时人不识谓凡流,转眼飞空那可求”两句,揭示了仙人与世人的隔阂。世人无法理解仙人的存在,将其视为平凡之人,而仙人却能瞬间飞升,这种超自然的能力,更是难以企及。这两句表达了对仙人超凡脱俗的敬仰之情。

“鼓琴知坐白羊石,吹笛应还黄鹤楼”两句,通过音乐与建筑的意象,进一步描绘仙人的生活情趣。白羊石与黄鹤楼,均为富有文化内涵的地点,仙人在这些地方弹琴、吹笛,既体现了其艺术修养,也暗示了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此瓶昔把玄丘去,至今犹记仙人处”两句,通过一个具体的物品——铁瓶,追忆仙人的过往行迹。铁瓶作为线索,串联起仙人的故事,表达了对仙人曾经留下的痕迹的怀念与追思。

最后,“吴王宫西碧草春,千年空自想飙轮”两句,以吴王宫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千年后的景象。碧草春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而“空自想飙轮”则表达了对仙人行踪的无限遐想与怀念,暗示了仙人虽已远去,但其影响与记忆却永存人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也传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蔡子师古楚游一首

蔡经苏台秀,幽情爱山水。

家近毛公坛,身居洞天里。

时时春风棹一舟,吴王胜迹皆探求。

孤怀忽尔忆江汉,飘然特作襄阳游。

襄阳岘山青无改,轻裘缓带人何在。

古碑读之不流泪,空云功德高四海。

巍巍自有宇宙在,登贤眺圣俱尘埃。

君留翠微襟抱开,飞觞摇笔何徘徊。

清心复为清潭赏,桃花不言映君舫。

明月沿求弄珠女,锦波粼粼人巳往。

鹿门古城东,昔居庞德公。

亦有孟夫子,采药钦高风。

乘兴回舻金涧处,朗吟白云何时去。

考槃石床栖隐间,飞光独照青岩树。

今尔寻遗踪,攀践心无穷。

不见浩然子,徒看丹桂丛。

却笑纷纷长安下,朝朝䬃踏动车马。

从来宁老轩冕中,选丘遵壑情何寡。

予也怜君负逸调,襄阳名山复吟眺。

归来览尔大堤作,苏台把袂一长笑。

形式: 古风

齐女门访张叟留宴竹下一首

东吴张季鹰,高怀寄林下。

种竹成翠云,萝窗色堪把。

平生好酩酊,何曾废杯斝。

借问醉何处,习家池上头。

虽云五湖滨,宛对潇湘流。

不觉人间有黄屋,未尝一日无清秋。

我来脱巾坐终夕,开琴欲去还淹留。

形式: 古风

凤凰台歌送顾布政华玉之武林一首

凤凰台前动春草,春风吹拂金陵道。

白鹭亭边挂短杨,清溪阁上啼芳鸟。

吴中顾荣如谢公,东山抗步红霞表。

花开绮岸延举觞,云落清窗照挥洒。

去年予作秦淮客,新秋梧桐汉楼碧。

秦淮浮我鹦鹉杯,明月六龙齐下食。

江流东西别几时,帝为苍生起安石。

仙舟过泊姑胥台,相逢谈笑明星夕。

临川悠悠送公去,祖饯倾城垂柳处。

伐鼓扬旌适武林,天涯怅望桃花树。

飘飘揖谢凤凰台,凤凰青山湖上开。

凤凰南飞五云远,十一海郡皆春回。

行看振羽凤楼上,御苑应歌凤鸟来。

形式: 古风

送施宗锡归福州一首

花移北窗日,竹洒南荣风。

双燕语度水,一蝉吟流空。

晋安施宜生,别我吴城中。

因谈三山秀,问尔长春宫。

但云草木繁,巳无台观隆。

功名不值一杯水,忽然使我怀庄公。

君平昔日于此地,延年秘诀留山翁。

飘飘今日拂衣去,亦可岩壑求遗踪。

他年我作石,䦵其待之降虎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