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丹霞

三十馀年劳梦寐,此心惟许此山知。

护生堤外欣逢处,长老峰前独立时。

绕壑光回晴雪迥,散花香满宝幢垂。

幸陪龙象荣何极,共赌人天九会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踏入丹霞山的深切感受与内心独白。首句“三十馀年劳梦寐”,以时间的漫长和内心的渴望对比,表达了对丹霞山长久以来的向往之情。接着,“此心惟许此山知”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将自己深藏的情感寄托于眼前的山峦之间,暗示了山对于他而言,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心灵的归宿。

“护生堤外欣逢处,长老峰前独立时。”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描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初见丹霞山时的喜悦与庄重。护生堤与长老峰,不仅赋予了山林一种生命与智慧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在此找到了心灵的庇护与指引。

“绕壑光回晴雪迥,散花香满宝幢垂。”这两句描绘了山间景色的壮丽与祥和。绕着山谷的光线在晴朗的雪地上反射,展现出一种纯净而明亮的美;而散落的花朵香气弥漫,宝幢(佛教中的法器)垂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之中。

最后,“幸陪龙象荣何极,共赌人天九会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能与高僧大德共同参与盛会的荣幸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法修行的追求与向往。在这里,“龙象”象征着高僧大德,而“人天九会期”则可能指的是佛教中重要的法会或修行集会,强调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宗教信仰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其内心深处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7)

释今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紫玉台

石籀何人镌玉台,松杉岁岁老岩隈。

一林霜月猿声冷,千古烟霞鹤梦回。

白社有缘酬惠远,文章无价慰宗雷。

登高更莫劳双眼,多少閒情付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本师天老人咏栖贤牡丹

绝世芳菲未易同,高枝閒放万峰中。

不缘杏日矜名苑,别有天香起阆风。

倚槛晓随春露冷,和云深隐夕阳红。

灵山百万逢今日,感叹重拈印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癸亥初春与诸同学游三昧涧分得吟字

轻风晴日荡寒阴,共拂春衣向碧岑。

掷石傍村童子戏,逢人觅路麦苗深。

漏天界断三峰影,曲涧萦纡一杖寻。

不觉山钟催日暮,归途犹得共长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寿萧孟昉

柳溪弦管响通津,云是先生岳降晨。

入座名贤联海国,投机高论起山人。

云移梵影松阴转,帘捲仙花玉盏频。

丹峤月深螺渚梦,枝头应带石门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