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一)上巳日再游青阳峡用家弟诚之韵

瓦釜逢时亦转雷。春江得雨浪崔嵬。

不才分作沟中断,偶对溪山一笑开。

题姓字,拂青苔。此翁来后更谁来。

不须更待移时遣,俗驾闻风已自回。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金末元初的词,以"瓦釜逢时亦转雷"起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在恰当的时机也能发出响亮的声音,暗示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转折的感慨。接下来的"春江得雨浪崔嵬",则通过春雨滋润后的江水汹涌澎湃,象征着生机勃发和力量的涌现。

"不才分作沟中断"表达了词人自谦之语,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被边缘化的无奈,然而他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偶对溪山一笑开",在山水间找到自我释放和快乐。"题姓字,拂青苔"两句,描绘了词人在自然中留下的印记,仿佛与山水对话,体现了他的淡泊与自在。

"此翁来后更谁来"表达出词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孤独感,暗示自己可能是最后一个欣赏这美景的人。最后两句"不须更待移时遣,俗驾闻风已自回",寓意高尚的品格和清雅的趣味足以吸引世俗的纷扰远离,展现出词人的超脱与高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个人际遇,表达了词人虽身处逆境,但仍能保持豁达心境,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四)暮春之初会饮卫生袭之家酒酣诸君请作乐府因为之赋使览者知吾辈之所乐也

七字骊珠句法豪。老夫倒甲堕缨髦。

舆薪不见明何谓,雷雨无声麦已漂。

穷研墨,几昏朝。星星鬓发半刁骚。

从人笑我冬烘甚,犹可尊前举罚醪。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九日寄彦衡济之兼简仲坚景纯二弟

酒满金尊客满楼。美人清唱眼波秋。

花随酒令筵前散,香逐芳须坐上稠。

山历历,水悠悠。百年光景去如流。

直须烂醉酬佳节,莫惹人閒半点愁。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五)暮春之初会饮卫生袭之家酒酣诸君请作乐府因为之赋使览者知吾辈之所乐也

把酒簪花强自豪。花应羞上阿翁髦。

不教春色因循过,忍为虚名孟浪漂。

醒复醉,莫还朝。纷纷四海正兵骚。

从渠眼底桑田变,且乐床头拨瓮醪。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三)上巳日再游青阳峡用家弟诚之韵

古狱干将未遇雷。一生肝胆漫崔嵬。

不将身向愁中老,剩把怀于笑里开。

贤圣骨,长寒苔。君如不饮复何来。

便从今日为头数,比到春归醉几回。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