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云居为曾巽卿赋

云居崆峒下,野鹤鸡群中。

堕甑前境忘,弃瓢烦虑空。

苍狗任时态,白衣谢尘容。

卷幔度冉冉,开镜浮溶溶。

阴榻清媚夏,晴扉粲娱冬。

亩耕足岁年,林卧窥鸿濛。

少日忽复远,聚沙想群童。

杖策笑安期,出门交蒯通。

晚悟要为达,朝华那可崇。

尝恨史家流,老韩将无同。

如何曹相国,堂上留盖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于云居崆峒山下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之感。

首联“云居崆峒下,野鹤鸡群中”以“云居”和“崆峒”点明地点,以“野鹤”和“鸡群”形成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鹤象征着高洁和自由,而鸡则代表平凡和世俗,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超然态度。

颔联“堕甑前境忘,弃瓢烦虑空”运用了“堕甑”和“弃瓢”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事物的遗忘和对烦恼的摒弃,强调了心灵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

颈联“苍狗任时态,白衣谢尘容”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对世俗礼法的不屑,通过“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白衣”象征平民或隐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卷幔度冉冉,开镜浮溶溶”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悠闲与宁静,通过“卷幔”和“开镜”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几联“阴榻清媚夏,晴扉粲娱冬”、“亩耕足岁年,林卧窥鸿濛”继续展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四季更替、农耕生活的满足和对宇宙奥秘的好奇。

最后,“少日忽复远,聚沙想群童”、“杖策笑安期,出门交蒯通”、“晚悟要为达,朝华那可崇”、“尝恨史家流,老韩将无同”、“如何曹相国,堂上留盖公”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云壑熟食日韵并.序别

只欲闻韶去,其如度岭赊。

淹留囊易涩,叙别雨频嗟。

老树迷云叶,危墙上土花。

榆烟新出火,谷雨早分茶。

纪节门垂柳,悲风墓集鸦。

他乡托萍水,高兴鄙桑麻。

酒出铜泉滑,鱼分丙穴嘉。

金相霞错落,锦句玉横斜。

落月雷塘路,啼鹃介子家。

钟情君最厚,滚滚惜年华。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题友人村居

四座列图画,半生傲丘樊。

布韦宁是贵,轩冕讵为尊。

爱客频扫径,教儿日应门。

荣华曾把玩,道谊将弥敦。

云与水无系,吾将我共存。

兴亡自今古,运数任乾坤。

牢落三间屋,纵横半亩园。

棋寻仙客戏,书对古人言。

斯鞅何功业,韩彭几子孙。

神奇终化腐,污潦本无根。

桃李休相笑,梅花不解村。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为中常题溪山访隐图

自适贵清旷,驾言怀隐沦。

雨深禹穴外,沙净霅川滨。

著述尊弘景,耕桑乐子真。

翠屏猿灭迹,绣谷豹藏身。

木客倾壶夕,桐君种药晨。

水烟清自媚,天籁韵常新。

芝熟原轻汉,松高本避秦。

祗应陶靖节,来往问遗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题吕仲善营丘山房图

稷下古诸姜,营丘小洞房。

邻存钟令宅,里似郑公乡。

乱后蓬蒿长,春归棣萼芳。

每从黄发老,最誉白眉郎。

一室如函丈,群书自大方。

移床分竹影,扫壁散芸香。

轮鞅莓苔外,凫鹥几席傍。

歌商怀考父,玩易到羲皇。

建业看图画,平川隔水乡。

参差多点染,窈窕极苍茫。

山势元宗岱,溪流想钓璜。

高秋凭虎踞,何处觅鹰扬。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