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寄里中亲友》。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悲伤情绪,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记得城南数刻欢”,回忆起往昔在城南相聚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破欢为别泪阑干”一句,转折点明了离别的痛苦,泪水如泉涌般无法遏制,形象地展现了离别之痛。
“间关远道初随牒,寂寞长亭一据鞍”两句,描述了诗人踏上远行之路的情景。他初随官牒前往远方,途经长亭,独自一人骑马前行,显得格外寂寞。这里通过“间关”、“寂寞”等词,营造出一种孤独与艰辛的氛围。
“郊外此时凉叶乱,岭头平日腊梅残”描绘了诗人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色。郊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山岭上,往日盛开的腊梅如今已凋零。这些景象既烘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不辞频寄南州信,草檄无功楯墨乾”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在异地,他仍不辞劳苦地频繁寄送书信,但似乎总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完全传达心中的情感。这里通过“草檄无功”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哀伤与对亲友的深切思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