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下车得餐宿,如马初脱羁。

百客赴一店,视面各惨黧。

出门步平野,莫辨沙与晖。

但觉黄浩浩,一色无东西。

麦草向春碧,轮碾枯不肥。

背阜城势洼,尘密烟火稀。

回顾枥下驹,哀鸣尚怀归。

人岂无家室,胡乃千里驰?

离乡等弦筈,徇俗空脂韦。

何如天际鸿,不碍浮云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从车中下来后所见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首句“下车得餐宿,如马初脱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得以自由行动的感受。接着,“百客赴一店,视面各惨黧”描绘了旅途中人烟稀少,面容憔悴的场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疲惫。

“出门步平野,莫辨沙与晖”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荒凉与迷茫,诗人独自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上,连沙与日晖都难以分辨,突显出环境的单调与孤独。而“但觉黄浩浩,一色无东西”则通过色彩的描写,强调了视野的局限和内心的空旷。

“麦草向春碧,轮碾枯不肥”转而描绘了田野上的生机与衰败并存的景象,绿意盎然的麦草与被碾压得干枯的土地形成对比,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循环。随后,“背阜城势洼,尘密烟火稀”则将视角转向城市,描绘了低矮的城墙、稀疏的人烟和浓厚的尘土,反映了社会的沉寂与冷漠。

“回顾枥下驹,哀鸣尚怀归”通过马匹的哀鸣,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即使身处异乡,内心深处仍渴望回归。最后,“人岂无家室,胡乃千里驰?”提出了对人们远离家乡、奔波于远方的疑问,表达了对人性本质的思考。“离乡等弦筈,徇俗空脂韦”则揭示了人们为了适应世俗而放弃自我,如同弦箭等待发射,却失去了原有的弹性与生命力。

“何如天际鸿,不碍浮云飞”以天边飞翔的大雁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希望人们能够像大雁一样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飞翔。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少年行

少年意气凌并幽,结队驰马春城游。

酒酣日落睨雕影,海风鸣耳弓飕飕。

折弓弃马事书策,食尽黄金生贱骨。

朱门无地乞庑舂,采蕨霜山冻不袜。

长愁又逐孤鸿征,荒郊来策蹇驴行。

四蹄烂白蹴银雪,乱沙飒沓戈矛声。

秃杨髡柳转新绿,野菜黄脱禾麦青。

瘦人若鬼驾牛牸,春暖初试芜田耕。

坐笑道旁客,役役何营营?

暮趋风雨朝负星,暮栖淮驿朝楚城。

既不为击壮士筑,又不甘抱王门筝。

曷不屈足牖下穷一经,保肌护肉同儿婴?

致尔万岁千秋名。

形式: 古风

项王故里

赤地烟声战夕乌,江流无界割偏隅。

居民善击风犹悍,万敌难戍霸亦愚。

竟使亲朋臣汉沛,可怜意气折骓虞。

褒斜山角藤萝月,常照英雄愤泪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篷车

轻装积车尾,重装载车辕。

铁镮纽车角,络绎长绳穿。

绳头马颈结,绳末轮腰缠。

双轮亘一毂,车底承无偏。

其上匝平板,篷篾围之员。

客子局篷下,身与辕钩连。

辕夫鞭马足,一动五马前。

马行曳轮转,绳直张如弦。

铃铎乍凄语,和以鞭声喧。

乱蹄复杂沓,轮响交摩研。

若舟赴滩泷,百纤相依缘。

渐觉动兀隉,气屏心与悬。

泥深忽轮入,马力回而前。

轮回马亦骤,咽马风头颠。

风低挟尘上,白日生愁烟。

重帏抗难密,飒飒霏我肩。

喜出路洼曲,复触山石坚。

轮铁迸石火,马怒骄益骞。

马骞客身动,手足持无权。

骇疑堞鸡敛,屈或汀鹭拳。

一步百倾侧,下有千丈渊。

安得飞云盖,控鹤游九天。

还思列禦寇,善驭何泠然。

舆夫顾余笑,此理或未诠。

乾坤大轮轴,乌兔中引牵。

健行互消息,乃周黄赤缠。

动极静皆顺,刚止柔曷愆?

一日达百里,十日千里旋。

人情漫危怖,王道本荡平。

形式: 古风

坝头河

䍧牱云势石尤声,天色寥黄水浪青。

驿背乱船迎柝下,马头残梦带霜醒。

平烟大漠吹荒火,疏柳军台挂断星。

惭愧近怀同倦弋,长霄多事慕鸿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