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待月中秋上古城,迥然光掩别宵明。

野人望久翻惆怅,无奈浮云灭又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在中秋之夜,月亮升起在古老的城墙上,光芒格外明亮,与平常夜晚不同。
乡野之人长久凝望,反而感到惆怅,因为那飘忽的浮云时而遮挡,时而又消散。

注释

待月:等待月亮。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迥然:显著不同,格外。
光掩:光芒遮蔽。
别宵:平常的夜晚。
野人:乡村居民,农夫。
翻:反而。
惆怅:忧郁,伤感。
无奈:无可奈何。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灭又生:消失后又出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潘阆在中秋之夜登城赏月的情景。"待月中秋上古城",寥寥几字便展现出诗人对月圆佳节的期待和对高处赏月的独特选择。"迥然光掩别宵明",形象地描绘了中秋月光的明亮与特别,与寻常夜晚的月色相比,显得更为耀眼。

然而,"野人望久翻惆怅",诗人由月光的明亮转而抒发内心的情感,虽然景色优美,但长久凝望却引发了他的惆怅。这惆怅可能源于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或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无奈浮云灭又生",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变幻莫测,即使月光被浮云遮挡,也暗示着世事的不稳定性,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赏月这一传统题材,融入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哲思,展现了宋词含蓄深沉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96)

潘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 字:梦空
  • 号:逍遥子
  • 籍贯:
  • 生卒年:?~1009

相关古诗词

书诗卷末

一卷诗成二十年,昼曾忘食夜忘眠。

莫言不及相如赋,谁敢高吟汉帝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句:岁除题王文甫家桃符

门大要容千驷入,堂深不觉百男欢。

形式: 对联

过华山

高爱三峰插太虚,掉头吟望倒骑驴。

旁人大笑从他笑,终拟移家向此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呈钱塘知府薛谏议

再到钱塘眼暂清,骑驴看月又南行。

可怜一片西湖水,不得垂纶老此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