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待月中秋上古城,迥然光掩别宵明。
野人望久翻惆怅,无奈浮云灭又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潘阆在中秋之夜登城赏月的情景。"待月中秋上古城",寥寥几字便展现出诗人对月圆佳节的期待和对高处赏月的独特选择。"迥然光掩别宵明",形象地描绘了中秋月光的明亮与特别,与寻常夜晚的月色相比,显得更为耀眼。
然而,"野人望久翻惆怅",诗人由月光的明亮转而抒发内心的情感,虽然景色优美,但长久凝望却引发了他的惆怅。这惆怅可能源于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或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无奈浮云灭又生",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变幻莫测,即使月光被浮云遮挡,也暗示着世事的不稳定性,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赏月这一传统题材,融入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哲思,展现了宋词含蓄深沉的艺术风格。
不详
一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一卷诗成二十年,昼曾忘食夜忘眠。
莫言不及相如赋,谁敢高吟汉帝前。
门大要容千驷入,堂深不觉百男欢。
高爱三峰插太虚,掉头吟望倒骑驴。
旁人大笑从他笑,终拟移家向此居。
再到钱塘眼暂清,骑驴看月又南行。
可怜一片西湖水,不得垂纶老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