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其二)

闻道一稊米,出身缚簪缨。

怀我伐木友,寒衾梦丁丁。

富贵但如此,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随去,松根有茯苓。

形式: 古风

翻译

听说有一粒微小的稻谷,出生就肩负着高贵的官职。
怀念那些共事砍柴的朋友,寒冷的被窝里梦见他们的叮咛声。
如今的荣华富贵不过如此,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简朴中度过。
早晚有一天,我会追随他们而去,在松树根下找到茯苓。

注释

闻道:听说。
一稊米:极小的稻谷,比喻微小的地位或成就。
出身:出生时。
缚簪缨:肩负高贵官职,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
伐木友:共事砍柴的朋友,象征朴素的生活和友情。
寒衾:寒冷的被子。
梦丁丁:梦见朋友的声音,可能指思念或回忆。
富贵但如此:现在的富贵生活仅此而已。
百年半曲肱: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着简朴的生活,曲肱指简易的床铺。
半曲肱:形容简朴的生活。
早晚相随去:早晚有一天会离开尘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闻道一稊米”起笔,形象地比喻微小的出身,暗示自己出身贫寒。接下来,“出身缚簪缨”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低微的身份,暗示自己并未受到世俗荣华的束缚。

“怀我伐木友,寒衾梦丁丁”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梦见与伐木朋友共度的时光,那份友情让人心生温暖。“富贵但如此,百年半曲肱”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富贵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富贵并非物质的丰富,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如同百年生涯中能有半生过着简朴的生活。

最后两句“早晚相随去,松根有茯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与朋友一同远离尘世,隐居山林,享受松根下的茯苓之乐,寓意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黄庭坚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其一)

索索叶自雨,月寒遥夜阑。

马嘶车铎鸣,群动不遑安。

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

平明视清镜,正尔良独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戏答宣叔颂

探龙渊,履虎尾。别狐貉,辨蚖虺。头雪白,心灰死。

老斲轮,不教子。君闻此,当洗耳。

形式: 古风

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

平生饮酒不尽味,五鼎馈肉如嚼蜡。

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窥墙亦面壁。

空馀小来翰墨场,松烟兔颖傍明窗。

偶随儿戏洒墨汁,众人许在崔杜行。

晚学长沙小三昧,幻出万物真成狂。

龙蛇起陆雷破柱,自喜奇观绕绳床。

家人骂笑宁有道,污染黄素败粉墙。

诚不如南邻席明府,蛛网锁砚蜗书梁。

怀中探丸起九死,才术颇似汉太仓。

感君诗句唤梦觉,邯郸初未熟黄粱。

身如朝露无牢强,玩此白驹过隙光。

从此永明书百卷,自公退食一炉香。

形式: 古风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其五)

朱公趋朝瘦至骨,归来豪健踞胡床。

日看省曹阍者面,何如田家侍儿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