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汝淳太守之楚雄二首(其一)

诗人重出守,万里一朱轓。

苦节留三郡,英声振五言。

山深夜郎道,花乱武陵源。

月下劳相忆,清秋几处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送董汝淳太守之楚雄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友人董汝淳作为太守远赴楚雄任职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诗人重出守,万里一朱轓”以“诗人”泛指友人,点明其将远行赴任,以“万里”形容路程之遥远,“朱轓”为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的车舆,此处借指友人的官职与地位,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新任旅程的感慨。

接着“苦节留三郡,英声振五言”两句,赞扬了友人在过去任内坚守节操,留下美名,并以其文采斐然,名声远播,彰显了友人的才华与品德。

“山深夜郎道,花乱武陵源”描绘了友人前往楚雄途中的景象,山高路远,夜晚的山路显得格外幽深,而沿途的花朵则在武陵源畔竞相开放,色彩斑斓,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友人前程似锦。

最后“月下劳相忆,清秋几处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月下的夜晚,诗人因思念友人而难以入眠,清秋时节,几声猿啼更添了几分离别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牵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送董汝淳太守之楚雄二首(其二)

井鬼占星地,滇云问路时。

岭暄秋瘴湿,江远暮帆迟。

竹弩迎津吏,毡裘拜岛夷。

课耕还吊古,应到孔明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别顾华玉同年四首(其一)

问讯金陵客,南归近有期。

马行沾雨慢,蝉响入秋迟。

水稻供慈膳,江绡制寿帷。

閒居赋成后,曾见几人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别顾华玉同年四首(其二)

落日长干渡,西风短棹过。

故人归后少,秋草望中多。

谢墅荒碑碣,吴宫閟绮罗。

趋庭休浣外,临眺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别顾华玉同年四首(其三)

官署依乡土,幽求满素心。

窗临逸少帖,墙挂宓生琴。

种药开春径,看云坐晚林。

避名名转出,休爱碧山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