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子寿暂回上饶

寻常五六月,弄泉南涧幽。

微步匝山影,馀凉抚茶瓯。

低回金辇尘,固为升斗谋。

虽无啼饥阻,扪腹已白头。

汗浆走弊舆,漫刺何所求。

看君已通籍,合上东观游。

弦歌指秣陵,袖手远急流。

又乘舶䑲风,严滩理还舟。

寄谢我猿鹤,行藏尽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余子寿返回上饶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中以“寻常五六月”开篇,点明时节,营造出一种自然宁静的氛围,随后通过“弄泉南涧幽”描绘了友人即将离开的环境,南涧的清泉在夏日的微风中显得格外幽静,预示着离别的哀愁。

“微步匝山影,馀凉抚茶瓯”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友人离去时的场景,轻盈的脚步踏过山影,留下淡淡的凉意,仿佛连茶杯都感受到了离别的凉意,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接下来,“低回金辇尘,固为升斗谋”,以金辇的尘埃比喻世俗的忙碌,表达了对友人为了生活奔波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虽无啼饥阻,扪腹已白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无情,即使没有饥饿的困扰,但岁月的流逝已经让友人满头白发,体现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汗浆走弊舆,漫刺何所求”,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辛劳与追求的迷茫,汗水与疲惫似乎无法满足内心的渴望,流露出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看君已通籍,合上东观游”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与期待,希望他能像进入官府一样,步入知识的殿堂,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接下来,“弦歌指秣陵,袖手远急流”则展现了友人选择远离尘嚣,投身于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决心,以“秣陵”象征文化的中心,袖手旁观世俗的纷扰,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又乘舶䑲风,严滩理还舟”,描述了友人再次启程,面对未知的旅程,却依然坚定地前行,如同严滩上的船只,理顺风向,回到自己的归宿。这不仅是对友人旅途的祝愿,也是对其内心平静与自我实现的赞美。

“寄谢我猿鹤,行藏尽悠悠”,以猿鹤自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希望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保持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行止自如,悠然自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送赵推官衡州

著眼尘网外,纳身诗社中。

乐哉万好庵,刘骥尊酒同。

此事非外假,千载扬清风。

冰溪瑞峰高,更是章泉翁。

永贞志独砺,探赜雅用充。

不知群儿愚,一洗凡马空。

祝融石鼓江,旧观多巨公。

兴怀南渡初,此地惊盲聋。

只今两英荡,游宦未易逢。

所惜一未面,旧好本家通。

尽其我职学,公车自旌弓。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雄。

更愿常用贤,更愿常和戎。

官閒莫兴寄,因来莫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四叔辰州推官

离别不作恶,岂是人真情。

作恶既已久,此情何由平。

昔我少年时,与居多戏争。

虽曰诸父行,同队犹弟兄。

先公最怜君,训告尤丁宁。

岂知十载后,星散各经营。

往年招真岩,君尝送我行。

夜饮不计酒,晓骑驰霜明。

今我发渐白,茕然对空觥。

君乃辰州去,迢迢湘水清。

一官会自奋,唾手收功名。

如何还送君,溪头舟已横。

形式: 古风

成季小泊南池将往建昌

相望南池上,悠悠我所思。

凌晨理短发,青镜满鬓丝。

间阔将一年,欣喜才见之。

春风旬日尔,又去不在兹。

人生易为别,心事多参差。

有才岂能閒,君达信无疑。

为我谢知旧,所困非衰迟。

尚于吟讽间,畅叙一伸眉。

若怀平昔交,同里今是谁。

立丘眇何地,章泉远莫追。

山风吹雪云,岁月密推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吴推官

执友曹器远,高才步瑶京。

许予非词伯,只字罔敢轻。

因君官玉溪,乃曰能诗声。

梦寐于苏黄,处家义利明。

尺书既宛转,满纸仍丁宁。

自是得往还,吟边亦飞觥。

苦值公事劳,无暇详考评。

但知醉言舞,谈谐到忘形。

忽焉秩满归,岁月流电经。

怀抱信舒卷,物态何枯荣。

新凉起风樯,石浅滩濑清。

推蓬试踌躇,正尔候虫鸣。

行行钱塘湖,悠哉故人情。

器远如相忘,为说华发生。

君之赵子野,惜未同鸥盟。

所赋定益奇,南北两山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