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士三吾

春夏榜,南北榜。南有私,北无党。

空持朝鲜玳瑁笔,等之敝帚千金享。

然而六十一人中,讵皆有文在其掌。

琮也善易不善著,翰苑当阨知不知。

八十老者戍边死,坐右燕王左太子。

早知天命有所归,金陵城上燕南飞。

不如当时不力陈,无用丧师五十万,十族九族免涂碳。

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犹贤于新莽篡。

靖难功,谁酿成之坦坦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刘学士三吾》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命运与个人选择的独到见解。

诗中以“春夏榜,南北榜”开篇,巧妙地将历史的变迁比作季节更替,暗示历史的循环往复。接着,“南有私,北无党”则揭示了南北政治格局的差异,暗含对权力斗争的反思。通过“空持朝鲜玳瑁笔,等之敝帚千金享”,诗人表达了对才华与权势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才华的价值不应被权势所掩盖。

“然而六十一人中,讵皆有文在其掌”一句,进一步探讨了人才与命运的关系,指出并非所有才华横溢的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接下来,诗人通过“琮也善易不善著,翰苑当阨知不知”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才华未能得到恰当运用的遗憾。

“八十老者戍边死,坐右燕王左太子”描绘了历史上的悲剧,通过描述一位老人在边疆战死,以及燕王和太子的命运,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无奈。诗人借这些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深沉反思。

“早知天命有所归,金陵城上燕南飞”一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暗示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命运的不可逆转性。而“不如当时不力陈,无用丧师五十万,十族九族免涂碳”则强调了及时阻止错误决策的重要性,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和灾难。

最后,“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犹贤于新莽篡”将周公辅佐成王与新莽篡位进行了对比,赞扬了前者在权力交接过程中的智慧与仁慈。通过“靖难功,谁酿成之坦坦翁”这一问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功臣的敬仰,同时也提出了对历史评价标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性、命运、权力与和平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危学士素

司马迁生蔡邕死,关系存亡一代史。

有元实录录未曾,后妃传事逸无徵,幸向宫监馈饧饵。

挽起井中僧大梓,史不可死身不死。

小车赐宴诗后成,先忧之意答圣明,忽然东阁闻履声。

亡臣佐命满君侧,岂必人人文相国。

无城守功作余阙,安得和州享庙食。

呜呼责尔一死尔亦能,只恐真珈饮器没西僧,万古空图永穆陵。

形式: 古风

许祭酒存仁

象牙饰床安用之,白云为父仁山师。

师一再传守其说,按礼制冠白缨绖。

进讲洪范休咎徵,旋移官物取杭妾。

忌者因之击以舌,谓于师臣体有阙。

早知瘗死骨不收,不如不赦留韶州。

十年稽古侍君侧,少缓须臾俟祭极。

天与人归归不得,知言哉,刘丞直。

形式: 古风

宋文恪讷

危坐怒色含怒意,画工瞷之图献帝。

问其内讼过甚微,蹶者趋者碎茶器。

附火寒燎胁下衣,至肤始觉肤羹沸。

拊摩寿骨死犹未,一病再病命且既。

僵眠不听归私第,明朝学舍当丁祭。

文教肇开三百年,亦复应诏言修边。

边备实兵兵屯田,多用其言言可传。

其言可传行不得,若使上马去杀贼,隍中羌缚赵充国。

形式: 古风

陈恭政观

王猛以虱扪,钟山龙虎蹲。

拭论作赋屡称旨,死何妻子不自存。

记得参藩于秦作秦相,口不能言矿金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