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钱唐七月廿三日事

儿童十日报日斗,前后妖蟆生燧光。

瓠子势方吞鲊瓮,蕲州血已到钱唐。

火鳅东掣千寻锁,铁马西驰半段枪。

紫微老人迷醉眼,綵红犹挂米盐商。

麋鹿台前春似海,鸳鸯湖上水如汤。

凶人不有三危窜,义士能无六郡良。

谩说子仪惊贼胆,已闻□□在戎行。

东门猛虎穷投井,尚倚九城松桧长。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书钱唐七月廿三日事》,通过对儿童斗蟋蟀、蛙鸣、自然现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暗示,展现了钱塘地区在特定日期发生的紧张局势。诗人运用比喻,如“瓠子势方吞鲊瓮”形容形势紧迫,“火鳅东掣千寻锁”象征着激烈的战斗,“紫微老人迷醉眼”暗指局势混乱,而“彩红犹挂米盐商”则反映了战乱中民生凋敝。

诗中提到的“六郡良”、“子仪惊贼胆”和“□□在戎行”,可能是在影射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但具体含义因缺失部分字词而难以确知。然而,诗人通过“东门猛虎穷投井”和“尚倚九城松桧长”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困境中坚守正义者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隐晦的典故,反映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的钱唐地区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新春喜事

开春七日得喜报,便似沉疴一日痊。

太子抚军衣有纩,相臣忧国食无膻。

玺书褒重二千石,斗米价平三百钱。

戴白老人称万寿,吾皇今是中兴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诏有感

近报相臣亲奉诏,吾皇今是中兴年。

江东邺下无三日,岭北湖南共一天。

诸葛出师机未失,子仪见虏信应坚。

老臣欲借食前箸,愿与君王策万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承枢札致祭羊公太傅庙有作率舜章同赋

岘山山头一片石,可应文墨解沾襟。

轻裘缓带神长在,深谷高陵迹自陈。

南夏山川非故国,睦州香火说遗民。

惟君独念平吴后,千载丹青忆老臣。

形式: 古风

渊明抚松图

孤松手自植,保此贞且固。

微微岁寒心,孰乐我迟暮。

留侯报韩仇,还寻赤松去。

后生同一心,成败顾随遇。

归来抚孤松,犹是晋时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