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汝思郎中入蜀

岷江东流何渺茫,仙舟西去指华阳。

峡深当画暗雷雨,白帝青天豁大荒。

一望峨眉山上月,风吹寒影堕潇湘。

益州部里占星使,草色春时接夜郎。

客将河汉支机石,归自乘槎历七襄。

苌弘碧血埋难化,杜宇啼魂怨未忘。

胡不为我排阊阖,愿君致之北斗傍。

即今叱驭九折坂,金精元气参翱翔。

雪峰突兀三飞梁,中挂鸟道通蛮方。

司马长卿子虚赋,其文可以陵太苍。

临邛小监杨得意,亟荐词臣谒建章。

后来此事益寂寞,烟尘万里遥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徐汝思郎中入蜀》。诗中描绘了徐汝思郎中即将前往蜀地的情景,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首句“岷江东流何渺茫”,以岷江的浩渺水流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预示着旅程的漫长与未知。接着“仙舟西去指华阳”一句,借用了神话色彩,想象徐郎中乘坐的船只如同仙人驾鹤,向着遥远的华阳之地驶去,充满了浪漫与神秘感。

“峡深当画暗雷雨,白帝青天豁大荒”描绘了蜀地险峻的山峡与变幻莫测的天气,暗示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而“一望峨眉山上月,风吹寒影堕潇湘”则通过月光与寒影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凄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益州部里占星使,草色春时接夜郎”进一步渲染了蜀地的地理特征与人文气息,将友人的行程置于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背景的环境中。接下来,“客将河汉支机石,归自乘槎历七襄”引用了牛郎织女与河汉石的传说,寓意着友人此行虽艰难,但终将有所收获与成就。

“苌弘碧血埋难化,杜宇啼魂怨未忘”通过历史人物苌弘与杜宇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期待。最后,“胡不为我排阊阖,愿君致之北斗傍”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突破重重困难,达到理想境界的愿望。

整首诗以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切的情感交织,不仅展现了蜀地的独特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福。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叶舍人

舍人家世称儒素,供奉班联起居注。

仙郎尽识凤凰毛,父老相传骢马步。

当日兰台抗疏还,读书高卧柳亭山。

至今犹忆张文纪,年少官微犯帝颜。

闻君夜入蓬莱直,归梦时时动秋色。

翰染金茎彩露寒,庐开玉树青天逼。

回首南云春事繁,浮丘峰下小桃源。

他时摇艇新安水,坐把江花醉故园。

形式: 古风

送谢茂秦

孝宗以来多大雅,布衣往往称作者。

谢家玉树操郢音,其音弥高和弥寡。

寓梁曾曳王门裾,游燕欲荐中涓马。

岂无冠盖映当时,满眼悠悠世上儿。

文章千载一知己,交结何须钟子期。

此物有神兼有分,富贵浮云不与之。

卢楠坐衔越石恩,醉后感激肝胆言。

苍鹰睚眦鹦鹉赋,身挂罗网何由翻。

殷忧楚奏秦庭哭,遂雪黎阳国士冤。

归去东将钓沧海,安能贫贱常丘樊。

早借江鸿报消息,或卧春云且故园。

形式: 古风

送太医令周一之从大将军出塞

武皇按剑明光宫,夜发材官六郡雄。

临轩亲遣上将军,誓扫匈奴成大功。

白羽九边传汉月,霜戈千里排胡空。

辕门岂闻天子诏,帷幄宁多策士风。

书记翩翩尔其选,志勒燕然禅姑衍。

业许原尝念已深,情忧平勃交仍浅。

药囊每拟提荆轲,骢马何曾避桓典。

淮阴恶少旧相轻,朔方健儿知姓名。

身为揖客元戎府,意气秋高出塞行。

二百年来无一战,今日王师遂北征。

便当灭虏始朝食,不击单于不解兵。

形式: 古风

南溪老树行

老树横溪十亩阴,下有跳浪三百顷。

酒罢扪萝坐其上,白眼青天何不逞。

牛斗之间见浮槎,苍茫宇宙成漂梗。

念我平生湖海客,衣裳泠泠风驭冷。

文章八代俱望洋,心事几人同哀郢。

醉里谁堪此陆沉,侠来气与千涛猛。

洛浦明珠旧寂寥,渥洼神骏空驰骋。

翻然大叫观者摧,那知世路沧洲永。

投足还探河伯宫,俯身欲拾中流影。

骊龙蜿蜒垂雾雨,虹霓缭綟含光景。

须臾力疲神亦眩,乾坤低昂发深省。

最奇披发泅吕梁,愿言洗耳临箕颍。

初看长驾出鼋鼍,岂云吾道终蛙黾。

王郎驱石到渤澥,徐子招招回舴艋。

此时共济失狂澜,却悲胥溺情难整。

泥涂岂可困豪俊,男儿相逢誇项领。

遂忆鸣鞭昨夜归,湘娥汉女犹延颈。

群灵至今未敢散,寒江飒飒开尘境。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