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蓟门秋气动鸣珂,萧瑟东南海贼过。
乱后人才抡欲尽,留中启事草如何。
裁诗汉署青天色,伏枕燕山落日多。
岂亦念余经术浅,明年投劾罢京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怀子相》。诗中描绘了蓟门秋景,以“鸣珂”象征边关警报,暗示边疆不宁。接着,诗人感叹乱世中人才凋零,留下的文稿也显得无力。他自谦才学浅薄,却仍坚持在官场努力,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担心自己可能无法继续在京城任职,暗示了对仕途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有对自己命运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登高作赋大夫哉,摇落江南重可哀。
染翰白云天目出,振衣秋色太湖来。
吴中父老纷相难,海上楼船战不回。
再入承明君莫厌,蓟门犹有故人杯。
西曹群少旧相求,载酒燕山几壮游。
綵笔凭陵回落日,白云萧瑟坐高秋。
风尘混合中原色,江汉长悬万里流。
自是岁星人不识,于今蹭蹬守邢州。
明光起草自高名,复羡梁鸿出汉京。
白日顾瞻双凤阙,青春卧病五羊城。
人间已见新诗满,海上还闻大药成。
应笑旧时同舍客,风尘请郡愧平生。
闻道天书出汉宫,君才博望远相同。
少年章奏郎官里,大海楼船使者中。
度岭春阴生白瘴,及闽秋色暗青枫。
悬知诸将平胡日,圣主先论转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