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弘历所作的《鹦鹉》,通过鹦鹉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首句“尽有民间疾苦事”,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民间的苦难与不幸。诗人以“尽有”二字,强调了民间疾苦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让人感受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接着,“语禽何不一传言”,诗人将鹦鹉拟人化,责问它为何不传达这些民间疾苦的信息。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既表达了诗人对鹦鹉的期待,也暗含了对社会上不关注、不关心民间疾苦现象的批评。
后两句“怪底不离飞鸟类,长年孤负稻粱恩”,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指出,鹦鹉作为鸟类,却长期忽视了对人类恩惠的回报,这不仅是对鹦鹉行为的讽刺,更是对那些在享受着国家和人民给予的恩惠却不思回报的人的一种批判。诗人通过鹦鹉这一形象,呼吁人们要懂得感恩,关注并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民众。
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揭示了社会问题,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