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观音图》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形象。首句“十千世界十方身”以宏大视角展现观音菩萨遍观十方世界的广大胸怀。次句“水月莲花不点尘”则通过水月与莲花的纯净,象征观音菩萨的清净无染,超凡脱俗。
“慧眼通天开觉路,婆心入海渡迷津”两句,赞美观音菩萨以智慧之眼洞察世间,引导众生走向觉悟之路;以慈悲之心深入众生,引领迷失者走出困惑。这里运用了“通天”和“入海”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观音菩萨的神通广大和对众生的深切关怀。
“头头是道谁闻见,滴滴归源證果因”则进一步阐述了观音菩萨教导众生遵循正道,最终实现解脱的道理。这里的“头头是道”意味着每一处都是修行的路径,“滴滴归源”则是指一切因果最终回归本源,强调了佛法的内在逻辑和实践意义。
最后,“色即是空空是色,一枝杨柳万年春”这两句,借用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理,表达了万物皆空又皆有的深刻思想。同时,以“一枝杨柳万年春”作为结语,不仅寓意着生机勃勃、永恒不衰的生命力,也象征着观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永恒传递。
整首诗通过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慈悲为怀、智慧超群的特质,以及对众生的深切关怀和引导,体现了佛教中“普度众生”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