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山寺偏宜夏,游尘不染苔。

烟光收迥野,江影上层台。

竹笋侵崖出,藤花借树开。

幽禽如解意,飞去又飞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中寺庙的独特景致与宁静氛围。首句“山寺偏宜夏”,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暗示山寺在夏季别有一番风味。接着,“游尘不染苔”一句,以“游尘”与“苔”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山寺环境的清幽与洁净,仿佛尘世的喧嚣在这里无法触及。

“烟光收迥野,江影上层台。”描绘了一幅烟雾散去,远野清晰,江水倒映在高台之上的画面,展现了山寺周围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竹笋侵崖出,藤花借树开。”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生机与活力。竹笋破土而出,藤花借树而开,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长力量,也寓意着生命的蓬勃与自由。

最后,“幽禽如解意,飞去又飞来。”以“幽禽”的灵动与频繁往返,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象征着山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心灵与自然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山中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晚庵中

江边成独宿,彻夜听吟蛩。

窗月低残影,客衣寒未重。

林疏出幽磬,风迥递村舂。

细采东篱菊,晓云横瘦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閒居

孤云自舒卷,万类各生成。

迈世有贫士,长年无俗情。

林塘初雨过,山鸟不时鸣。

为问沧浪客,何须歌濯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许提干宿平远

倾盖话平远,阴阴清昼长。

沧波没鸥鹭,烟草暗牛羊。

楼影攲东岭,钟声出上方。

新诗吟不足,就月屡移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病起

江皋生远趣,尽日独沈吟。

雨洗四郊净,云分片地阴。

黄梅成树落,青稻入村深。

农事今如许,犹能一散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