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暑得竹簟甚精戏为之赋

南山小箨龙,离立身苍苍。

旧任管城子,脱帽栖文房。

诗书每误身,或得败冢殃。

泠鸠稍知音,与致雏凤凰。

人云不如肉,笨伯岂我当。

何如碎其身,织翠供文章。

舒卷得自试,作配六尺床。

主人冰玉洁,风味如潘郎。

奉身无长物,却暑有奇方。

空庭贮明月,皎皎夜未央。

卧看河汉移,使我侵肌凉。

床间老夫人,面冷如严霜。

相与有瓜葛,未用或参商。

孤高自可守,炎热安得长。

君看白羽扇,秋后徒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炎炎夏日中,诗人得到一把精致的竹席,借此抒发了对清凉之物的喜爱和对夏日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南山小箨龙,离立身苍苍”以生动的比喻,将竹席比作从山中生长的小箨龙,形象地展现了竹席的自然与清新。接着,“旧任管城子,脱帽栖文房”则通过典故,暗示竹席曾是文房四宝之一的管城子的住所,进一步强调了其文化与艺术价值。

“诗书每误身,或得败冢殃”两句,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知识与学问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思考。“泠鸠稍知音,与致雏凤凰”则以泠鸠(即寒鸦)与凤凰的对比,象征了普通与非凡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才华与命运的感慨。

“人云不如肉,笨伯岂我当”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对世俗偏见的不屑。“何如碎其身,织翠供文章”则是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表达方式的探索。“舒卷得自试,作配六尺床”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创作空间的向往。

“主人冰玉洁,风味如潘郎”通过赞美主人的高洁与雅致,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奉身无长物,却暑有奇方”则展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空庭贮明月,皎皎夜未央”描绘了夜晚庭院中的宁静与美丽,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卧看河汉移,使我侵肌凉”表现了诗人享受清凉之感时的惬意与自在。“床间老夫人,面冷如严霜”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竹席的清凉效果。“相与有瓜葛,未用或参商”则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孤高自可守,炎热安得长”体现了诗人对独立与自由的坚持,以及对炎热天气的反感。

最后,“君看白羽扇,秋后徒悲伤”以白羽扇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短暂的惋惜与对秋天来临的期待,全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自我价值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62)

张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顾景蕃和倪裘师避谤轩诗

大倪昔遭谗,中路骇车覆。

今人刺舌戒,默坐惴空谷。

小倪不类渠,先见妙蓍卜。

闭门自澡雪,巧舌欲谁讟。

顾侯以诗来,披咏辄三复。

后生真可畏,我亦慕前躅。

谤书空满箧,底用展终幅。

逢人但称好,莫问甲煎俗。

形式: 古风

汴中追寄吕居仁学士

频年如隔生,相见各潦倒。

不闻语呫呫,但怪别草草。

故人俄老矣,零落秋叶扫。

往者苏韩辈,人品岂不好。

时危颇赖渠,惋愤尘一窖。

五湖在何许,狼籍付鸥鸟。

春风掠湖尾,莼丝日夜老。

我行望吴越,尚及身检校。

请分十顷馀,迟子洗靴帽。

形式: 古风

次韵出郊

枝头见春风,恍觉光景逼。

人生谩拘挛,且作半日适。

荒郊晴亦好,当费几两屐。

会有遮我留,田家罂瓮积。

形式: 古风

宿山寺诗

羸马不受鞭,倦仆足生茧。

茫然山径间,驰急路逾远。

古寺翳林薄,投宿日昏晚。

梦魔不可眠,青灯照愁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