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渔歌子·渔父》由清代诗人赵友兰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渔舟唱晚图景。
“蓼溆蘋洲不系船”,开篇以“蓼溆蘋洲”点明地点,意指水边生有蓼草、芦苇和浮萍的洲渚,此处环境幽静,却未系船,暗示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渔家风月浩无边”,接着描述渔家生活的广阔天地,风月交映,展现出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倾浊酒,挟飞仙”,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渔人的生活情趣。他们饮酒畅谈,似乎还邀请了仙人一同欢聚,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的“浊酒”并非低劣之酒,而是强调其质朴、自然,与渔人简朴的生活方式相契合。
“笛声吹破洞庭烟”,最后以笛声为线索,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方。洞庭湖上,笛声悠扬,打破了湖面的宁静,仿佛将整个世界都融入了这悠长的旋律之中。这一句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寓意着渔人生活的诗意与远方的召唤。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渔人世界,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