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怀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澈的泉水映照着稀疏的松树,不知道已经存在了多少年。
寒冷的月光摇曳在清澈的波纹上,光芒洒进窗户。
我对着这样的景象独自低吟,对你的思念有多深沉。
无法见到你,安道,我的兴致已尽,心中充满忧愁。

注释

清泉:清澈的泉水。
疏松:稀疏的松树。
千古:极长时间,古代至今。
寒月:寒冷的月亮。
流光:流动的光芒。
窗户:房屋的窗户。
空长吟:独自低吟。
思君:思念你。
意何深:思念之情多么深重。
无因:无法。
安道: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仰慕者的名字。
兴尽:兴致已尽。
愁人心:忧愁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月有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沉的情感。

开篇两句“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清泉的流淌与疏松的倒影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通向永恒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示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对时间深邃和历史悠久的思考。

接下来的“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继续延伸了夜景的描写。寒冷明亮的月光在水面上摇曳生姿,形成了一片清波,而这份清光也悄无声息地进入诗人的居所。这不仅是对月色之美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孤独与宁静的向往。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则将景物描写转化为情感抒发。面对这如画般的夜景,诗人不禁放声长啸,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亲友或理想之地的深切思念。这一吟,更是李白内心世界的一次释放和表达。

最后两句“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则显得更加沉郁。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虽然没有具体原因,却仍旧感到不安与忧虑。当一切激情过后,留给人的只有愁绪和空虚,这也许是李白个人命运感慨的一种体现。

整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深邃的情感以及超逸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月光下思念故人、思考生命和宇宙的诗人形象。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望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形式: 古风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形式: 古风

望黄鹤山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朮。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