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吟.本意,即白石自制曲

注禽经,勘竹谱。雁过一声声橹。

东风紧、又小院飞梅,打窗如雨。揭红帘,月正午。

柳外春星三五。流连物、有十样花笺,两般茶筥。

嚼蕊吹花,尽道是、词林绣虎。

洞箫宫禁,画舫江湖,写贵洛阳。十五江南女。

解诵樊山,年少绮语。

且今宵、画烛填词,明日传唱入内府。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春宵吟·本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景象。"注禽经,勘竹谱"暗示诗人正在研读与自然相关的书籍,"雁过一声声橹"则描绘了夜晚舟行时雁鸣的意境。"东风紧、又小院飞梅,打窗如雨"形象地写出春风中梅花飘落的场景,如同细雨敲打窗户。

"揭红帘,月正午"描绘出明亮的月光穿透窗帘,时间已是中午,但月色依然皎洁。"柳外春星三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和春意。"流连物、有十样花笺,两般茶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嚼蕊吹花,尽道是、词林绣虎"赞美诗人的才情,将他比作词坛高手。"洞箫宫禁,画舫江湖,写贵洛阳"则表达了诗人向往的高雅生活和文人墨客的风流韵事。"十五江南女"可能指的是少女的青春年华,她们能诵读诗词,言辞优美。

最后两句"且今宵、画烛填词,明日传唱入内府",描绘了春夜宴会上词句的创作和流传,预示着佳作将被传颂至宫廷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文人士大夫生活的赞美,体现了樊增祥的文学造诣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绿吟.浦西园亭数处,裙裾常满,上春尤盛。友人话其事,以草窗自度曲写之

水暖春申浦,第一是、木笔初开。

东风又到,海棠坊巷,婴武楼台。

小园三四处,银塘外,香车转尽轻雷。

算韶华一百五,刚过人日挑菜。

佳约在红笺,春眠起,新妆争画眉黛。

浅淡著衣裳,怕轻薄儿猜。

料靡芜绿到江南,先偷绣红罗踏青鞋。

穿花去,防被柳丝,兜斜玉钗。

形式:

宴清都.连理海棠,用梦窗韵

火凤排筝柱。红丝袅,茜霞低罥琼树。

鸳睡初起,同心暗结,有谁偷妒。

长生殿里香盟,各占取金钗半股。

爇蕙火一气双烟,春寒暗减前度。

绿章借取轻阴,檀心两点,深捧仙露。

平分绛蜡,交衔茜绶,最消魂处。

卢家玳梁新燕,懒更倚梨云对语。

便自今,翠翠红红,朝朝暮暮。

形式:

大酺.壬子清明,和美成《春雨》韵

又石泉新,槐芽嫩,人在西溪萝屋。

晶帘深窣地,奈东风吹柳,玉犀频触。

社燕初飞,河豚欲上,新笋看看成竹。

垆头轻烟换,正寥公梦醒,老坡茶熟。

算祇为梨花,一生惆怅,傍栏人独。春江花信速。

是多少、蜂蝶随香毂。

任看取、金钗斗草,素袖搴兰,隔瑶窗、翠纱方目。

楚楚闻歌管,浑不似、羽衣仙曲。待寻梦、华胥国。

欹枕无寐,灯采双垂红菽。更谁汉宫散烛。

形式:

莺啼序.壬子上巳后一日谷雨,同石甫、午诒、筠卿过徐园看牡丹。是日,园中有文明结婚者,比至,则礼成归去矣

匆匆禊兰过了,恼天涯倦旅。

碧桃谢、千点残霞,半逐溪水东去。

小莺唤、双柑荐酒,嫣红近在热明路。

甚濛濛、微雨笼晴,旧曾游处。

白帢乌巾,杏子树底,踏香尘缓步。

指林杪、金粉楼台,玳梁双燕曾住。

款松关、飞英散雪,度花径、横藤垂露。

任西亭、轻送斜阳,不愁来暮。

今朝谷雨,几信花风,牡丹已半吐。

念世上、岂无金屋,但少佳人,纵有名花,亦须贤主。

鞓红国色,姚黄天宠,相逢俱是春申客,算江南、朱紫纷无数。

临流据石,湘帘过尽茶烟,柘屐浅印香土。

传闻绮阁,借与双鸳,任暗翻旧谱。

更说甚、鄣羞纱扇,掩泪红巾,一握柔荑,早通心素。

金垆尚西,氍毹犹暖,文鸾飞去。

箫声歇,漫徘徊九蕊珍珠树。

闲循芳草归来,陌上花钿,有人拾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