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其二)

忆在东山日,看君智似高。

顷缘趋召至,应为念归劳。

稼穑闻尝学,桑麻手所操。

由来玄豹质,多在雾中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问答(其二)》,通过对友人过去的回忆和对其才能的赞赏,表达了对友人被朝廷征召而不得不离开田园生活的感慨。首句“忆在东山日”暗示了友人曾经隐居的生活,而“看君智似高”则赞扬了友人的智慧。接着,“顷缘趋召至”揭示了友人被朝廷召唤的现实,暗含着他对回归田园的怀念。“应为念归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劳累于仕途的同情。

后两句“稼穑闻尝学,桑麻手所操”描绘了友人过去农耕生活的场景,显示出他的勤劳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由来玄豹质,多在雾中韬”以玄豹比喻友人深藏不露的才质,即使在官场中也保持着低调和谨慎,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既敬佩又担忧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寄报家兄吾有归志

此处故人稀,缁尘况满衣。

祗缘五斗重,滋觉寸心非。

海上鸥堪狎,天边雁欲飞。

终当亲稼穑,白首共山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闻言

岂是蛾眉者,时闻谣诼諠。

从来多不免,如我复何言。

冠盖惭新识,渔樵悔故村。

东南如假翼,归路一朝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郊坛候驾

金扉启禁垣,火树照平原。

警跸鸣空下,旌旗夹路翻。

一龙蹡日驭,百兽舞云门。

岁岁甘泉上,瞻迎万乘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赠黄时庸(其一)

海岱惟吾土,生才每不群。

承明今谒帝,意气始知君。

叔度陂千顷,箫韶奏九闻。

仍看作者志,直欲继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