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其九)

片石孤峦便著踪,青山敢谓不相容。

时人倘辨诛茅意,虚却一峰还一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山居诗(其九)》由明代诗人法杲所作,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片石孤峦便著踪”,以“片石”和“孤峦”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一片独立的景象,暗示了山居环境的静谧与独特。接着,“青山敢谓不相容”,通过对比,强调了青山与这片独立景象之间的和谐共存,表现了自然界的包容与和谐之美。

后两句“时人倘辨诛茅意,虚却一峰还一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诛茅”可能暗指对自然的亲近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而“虚却一峰还一峰”则表达了在追求简朴生活的同时,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并不会因此减少,反而更加凸显。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即使在简朴中也能发现并珍惜自然的美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5)

法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远别辞送馀干令李谦山

风淅淅兮云悠悠,木叶落兮天宇秋。

君胡为兮不返,嗟久客兮淹留。

揽西山兮秀色,泛东湖兮弄明月。

乐莫乐兮新知,心奚忍兮轻别。

山有虎兮湫有龙,劳余思兮忡忡。

眇馀干兮何许,挥五弦兮送孤鸿。

父老兮扶藜,儿童兮竹马。

侯之去兮我心悲,侯之来兮我忧写。

桂棹兮兰舟,掺子袪兮夷犹。

南州虽好兮不可以久处,嗟子去兮何以慰我之离愁。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

君不见盘中鲤,暂失风涛登俎几。

君不见枝上蜩,才出粪壤凌云霄。

推移变化讵可测,勿谓明日同今朝。

出乘高车入大马,半是当年徒步者。

悠悠行路莫相欺,为雌为雄未可知。

形式: 乐府曲辞

秋江曲送顾使君

秋江月满秋潮大,江上行人待潮过。

别离休说渡江难,半日顺风船稳坐。

楚江茫茫葭菼平,使君来时雄雉鸣。

子弟从军隔江去,几家犹住夕阳城。

水田虽荒饭常足,芡米夜舂二十斛。

谁道繁华不及前,户无征税官无狱。

渡江渡江君莫留,江北乐似江南秋。

形式: 乐府曲辞

城虎词

候潮门开啼早鸦,有虎忽入居人家。

母儿畏窜鸡犬伏,排篱突户谁能遮。

狞风动树初哮吼,惊起东营捉生手。

怒拔长戈试一舂,目光落地伥魂走。

南山藜藿深冥冥,白日横行谁敢撄。

何为离窟来城市,牙爪虽全不能恃。

君不见壮士遭急缚,失路穷时亦如此。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