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汝立拜恩封

君恩岁序两俱新,鸾诰叨荣鹤发亲。

天上龙光疏雨露,堂前燕笑寿松椿。

孙枝子舍皆腾踏,兰省璧池交问津。

此去椒盘重献颂,斑衣中有绿衣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经孙所作的《贺汝立拜恩封》诗,以贺汝立受封为题,描绘了其家庭的荣耀与喜庆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家族荣耀与亲情的紧密联系。

首句“君恩岁序两俱新”,开篇即点明了汝立受到君王恩赐,同时又正值新年,双层喜庆之意油然而生。接着“鸾诰叨荣鹤发亲”一句,通过“鸾诰”(指帝王的诏书)和“鹤发亲”(形容老人头发如鹤羽般白而稀疏),形象地描绘出汝立受封后,不仅自身荣耀,连同年迈的父母也一同享受到了这份荣耀,体现了家族共享荣耀的主题。

“天上龙光疏雨露,堂前燕笑寿松椿”两句,将汝立的受封比作天上降下的龙光和雨露,象征着君王的恩泽,同时也以“燕笑寿松椿”来比喻家庭的和谐与长寿,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幸福与繁荣。

“孙枝子舍皆腾踏,兰省璧池交问津”则描绘了汝立受封后,子孙满堂,家庭成员们纷纷前来祝贺,兰省(古代官署名)和璧池(可能象征着财富与地位)的场景,展示了家族的显赫与繁荣。

最后,“此去椒盘重献颂,斑衣中有绿衣人”两句,以“椒盘”(古代宴会上用于盛放椒酒的器具,常用于庆祝活动)和“斑衣”(指穿着有彩色花纹的衣服,多用于描述老年人)为载体,表达了对汝立未来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家族中年轻一代的活力与继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家族荣耀与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家族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85)

徐经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和李后林分惠琼花降字韵

诗句寻芳自抑扬,一观佳什觉心降。

山中玉蕊虽无数,天上琼花孰有双。

愧我未能瞻后土,荷君分惠到南窗。

从今可小中兴瑞,大地移根到此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其一)

家有园池乐寿康,四时随分得徜徉。

鱼游春水吾同趣,莲拆秋房客共尝。

风里松声传古调,雪中梅蕊验初阳。

官闲身老犹帮俸,家有园池乐寿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其二)

家有园池乐寿康,闲中日月觉偏长。

睡馀携幼游花圃,饭后呼童给鹤粮。

堆案纵横书数册,随盘欢喜酒三觞。

客来问我浑无事,家有园池乐寿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其三)

家有园池乐寿康,君恩广大寿无疆。

玉龙自是神仙骨,紫殿容依日月光。

不织不蚕时赐帛,无功无过岁支粮。

老臣得此知惭愧,家有园池乐寿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