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近听千丝急,遥闻一磬清。
恐伤诗肺腑,不作断肠声。
这首诗名为《水乐洞》,作者是宋代诗人喻良能。诗中描绘了水声的微妙感受。"近听千丝急",形象地写出在近处聆听时,水流声犹如千条丝线交织,显得急促而密集;"遥闻一磬清",则以磬声比喻远处的水声,清脆悠远,如同磬音般纯净。诗人担心这样的水声过于激越,会触动内心的敏感之处,因此特意强调"恐伤诗肺腑",不愿让这声音引发深深的哀愁,"不作断肠声"。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水声的独特感知与情感调控,富有意境。
不详
松风百步到灵阳,千古风流忆长房。
竹杖化龙无处觅,空馀陂水绕堤长。
九日红茱紫菊催,相携缓步上飞来。
酒酣便有龙山趣,不用重寻戏马台。
去岁兹晨离楚东,今年飞盖上晴空。
烟云晻霭江天暮,一笑都如梦寐中。
平远台高俯翠微,海天烟雨正霏霏。
登临何处明人眼,乌石山前白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