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与张辑论诗

凉露初长夜,纤云净尽时。

几人还对月,与客共论诗。

苦思常难稳,閒题或更奇。

不应誇末俗,准拟古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诗人与友人张辑探讨诗歌的情景。首句“凉露初长夜”,以凉露初降、夜幕降临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暗示了深夜的静谧与思考的深沉。接着,“纤云净尽时”进一步渲染了夜空的澄澈与纯净,为接下来的月光铺垫。

“几人还对月,与客共论诗。”这两句点明了场景的核心——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讨论诗歌。这里的“几人”既是对当时社会中能静心于文学交流之人的赞叹,也暗含了对这种精神追求的珍视。“与客共论诗”则直接揭示了主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文化情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热爱。

接下来的“苦思常难稳,閒题或更奇”两句,表达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和思考。在创作中,诗人往往需要经历艰难的思考与探索,但有时在不经意间的一次闲谈或随意的书写,却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艺术灵感的不可预测性和偶然性。

最后,“不应誇末俗,准拟古人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价值的坚持和对传统美学的尊重。他认为,真正的诗歌不应该迎合世俗的喜好,而应该追求与古人相媲美的高雅境界。这种观点强调了诗歌作为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和其超越时代的价值,体现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月夜下探讨诗歌的场景,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追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124)

严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乐平阅视渡舟取道太阳渡宿地藏院

康山问民涉,阳渡平地讼。

朅来招提宿,疏峰结飞栋。

研丹启囊书,点勘自成讽。

佛香触深悟,僧茗来清供。

阳颓岚气生,鸿没天宇空。

向来山中乐,忽忽岂其梦。

形式: 古风

盘谷图

声利争驰毫末间,几人能得健时閒。

不须展画相撩弄,昨夜秋风忆故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见梅

绝怜生意上寒枝,几度巡檐错恨迟。

数点疏花人未见,窗间早被月明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归

抵死连宵雨不休,今朝晴景莫登楼。

杜鹃啼得春归了,风里杨花点点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