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题马湘兰画《天寒翠袖诗意图》,中有《酬孝升诸公催妆诗》一首。湘兰年辈远在横波之前,不悉龚端毅获亲芳泽否也

楚畹霜红,湘天雨绿,画中初见娉婷。

墨竹丛丛,鸥波无此风情。

卖珠绿屩归何晚,傍修篁、钏重罗轻。两娥青。

不是甄妃,定是湘灵。

秋娘染尽香螺黛,借浣花诗意,自写飘零。

素手牵萝,朝朝翠袖寒生。

催妆漫和横波婿,怕华年、不到崇祯。笑真真。

万唤千呼,不下罗屏。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马湘兰的画作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楚畹湘天的画卷,色彩斑斓,人物形象生动。"楚畹霜红,湘天雨绿",展现了画面中的鲜明对比,霜红与雨绿相映成趣,烘托出画中女子的娇艳与清新。"墨竹丛丛,鸥波无此风情",则通过墨竹和鸥波的自然景色,进一步突显画中女子的独特韵味。

词人接着想象画中女子的生活,"卖珠绿屩归何晚",暗示了她的生活或许并不轻松,而"傍修篁、钏重罗轻"则描绘了她身着华丽却略带疲惫的形象,流露出一丝落寞。"两娥青",形容女子的双眉如黛,可能是甄妃或湘灵般的仙姿,增添了神秘感。

下片转向对画中女子心境的揣摩,"秋娘染尽香螺黛",以秋娘自比,表达其才情出众,"借浣花诗意,自写飘零",暗示她有着如杜甫笔下的浣花女般的孤独飘零之感。"素手牵萝,朝朝翠袖寒生",描绘了她每日独自攀援的画面,流露出深深的寂寥。

最后,词人以"催妆漫和横波婿",表达了对画中女子未嫁的同情,担心她美好的青春年华将逝去,却未能遇到如意郎君。"怕华年、不到崇祯",暗指时光流逝,寓意深远。结尾处"笑真真。万唤千呼,不下罗屏",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画中女子命运的无奈和对她的深深怜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地解读了马湘兰画作中的意境,同时也融入了词人的感慨和对画中人物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

砑粉匀笺,飞英贴扇,逋仙乞写生绡。

放鹤孤山,芳魂重返如皋。

忆梅影语他年恨,把寒香、补入离骚。记今朝。

戊子残年,赠汝琼瑶。

椒宫自有花如锦,怎洛阳魏紫,采到溪桥。

玉骨冰肌,等闲莫污清标。

祇怜春雨楼中扇,共侯生、香坠同抛。剩今宵。

自慰青笺,自谱红箫。

形式:

高阳台

杨柳妆楼,杏花江店,墙西玉貌曾窥。

直到吴江,流红不断相思。

小桃憔悴清明后,怪明年、崔护来迟。认青旗。

一酬春醪,墓草离离。

佳人善解新城意,祝鸳鸯同梦,莺脰湖西。

卿是才人,邯郸厮养为谁。

可怜如玉煎茶手,更不如、党尉家姬。

愿身为、九子金铃。稳护花枝。

形式:

高阳台

今夕鹣鹣,明朝燕燕,挑灯絮语秦邮。

陇首芳梅,暗香不到扬州。

一条灞水清于剑,问可能、割断离愁。话前游。

和靖姻盟,是几生修。

红闺渲染伤春稿,笑鹤声天上,一一能偷。

月淡天低,心睡陇水东流。

美人胎息花之画,玉田词、重上矾头。卷帘钩。

纵有斜阳,未碍登楼。

形式:

沁园春(其一)蚕

箫鼓祈神,姑妇争迎,马头令娘。

看南房夜火,黄芦纤箔,东墙晓露,素手提筐。

任是苏杭,三眠八绩,未抵湖州绿叶香。

西陵后,痛桥陵已矣,何处亲桑。人间不废玄黄。

料难掩朱丝白䌰光。

把万端经纬,向人倾吐,双生羽翼,任尔飞扬。

诸葛忠清,有桑八百,功在成都濯锦江。

将余绪,为岩廊补就,衮绣衣裳。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