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

风静千松闲,月明众山朗。

独坐观此心,悠然隔尘想。

万象复何有,一叶檐前响。

至理不可见,空中若来往。

惟看山头云,道心与俱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曹玘的《独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首句“风静千松闲”展现了月光下松树在静谧中显得格外悠闲,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接着,“月明众山朗”进一步强调了明亮的月色使得周围的群山清晰可见,增添了空间的开阔感。

“独坐观此心”转向内心世界,诗人独自坐着,凝视着这一切,心境悠然,超脱于世俗的纷扰之外。“悠然隔尘想”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暂时放下,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接下来,“万象复何有,一叶檐前响”通过细微的檐前落叶声,暗示了世间万物虽多,但在此刻都显得微不足道,唯有这自然之声触动心弦。

最后两句“至理不可见,空中若来往”揭示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理解,认为真正的道理是无形无象的,如同空中来去的虚无,难以捉摸。然而,诗人通过观察山头的云彩,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这种“道心与俱长”的境界,表明他的精神追求与自然之道同步增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26)

曹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贫居秋夜咏怀

一日不读书,便觉肺腑俗。

一日不看山,便觉眉宇促。

万山千卷书,平生愿应足。

丘壑虽在胸,举步何多局。

文字徒充肠,难易一囊粟。

此意逢解人,夜阑同秉烛。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偶忆

偶忆南山屋,寒梅有数枝。

却当分手日,偏是发花时。

驿馆香侵梦,山亭影入诗。

故乡愁满夜,多半为君思。

偶忆松深处,苍苔一径斑。

夜窗吟落叶,孤烛剪秋山。

晚钓鱼初上,春锄笋自删。

涧花应不待,开满夕阳间。

偶忆溪边水,深阴系短槎。

携觞听夜雨,披史咏晴霞。

草径逢寒蝶,山桥抱野花。

绿蒲新涨里,应已乱鸣蛙。

形式: 古风

送友人山中别业索赋

松树千株影千叠,石上松花纷可拾。

溪风入谷松声寒,独掩松关理清业。

幽人带露烘晚茶,稚子临阶扫残叶。

短篱萝屋啼晴鸠,小架豆苗飞野蝶。

漫歌秋水马蹄篇,小展来禽青李帖。

朝眠喜对山满楼,夜醉狂吟诗一箧。

看云无事出门寻,经岁茅檐挂双屧。

形式: 古风

忆故园梅花

忆我离家十日前,枝头已著梅花鲜。

自我离家十日后,邮亭数问梅无有。

岂是梅花送我行,故将香气感人情。

岂是梅花怨我别,长途使我肠空切。

一朝相隔千重云,风寒夜永悲离群。

山楼雪积君怀我,茅店月明我梦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