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云何处觅行踪,踏破天台雁荡峰。
脚力尽时消息在,小芙蓉接大芙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觅山水踪迹的旅程,他穿行于天台和雁荡峰之间,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探索精神。"水云何处觅行踪"暗示着诗人行迹不定,如水入云,寻找着隐秘而美丽的风景。"踏破天台雁荡峰"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不畏艰险,遍历名山大川的豪迈气概。
"脚力尽时消息在"表达了在疲惫之际,诗人依然能从自然中获取力量和启示,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两句"小芙蓉接大芙蓉"以芙蓉花比喻连绵起伏的山峦,小芙蓉可能是山间的溪流或小山,大芙蓉则可能指的是主峰,两者相接,构成了一幅壮观的山水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行走山水的过程,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是宋代禅宗诗人的典型风格。
不详
或卷或舒多变态,随呼随应发天真。
谁知路转峰回处,幽鸟啼芳别是春。
黄衣舍去混缁衣,弃却甜桃摘醋梨。
酸涩一时尝过了,攒眉归去许谁知。
菅君本不假凡胎,直自灵山会上来。
五百年间无识者,扶桑佛法一枝梅。
尘蒙虚壁冷萧萧,未厌家风太寂寥。
门外依前积深雪,不知谁肯立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