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太学倡和

翰林墨客奏封章,天子欣然幸国庠。

綵仗六龙初拥路,青衿三舍已重行。

隆儒共庆贤尧舜,访道谁知应帝王。

附凤骞渊皆法从,独惭由也亦升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皇帝亲临太学的盛况,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尊师重教的传统。首句“翰林墨客奏封章”,开篇即点明文人雅士向朝廷进言,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接着“天子欣然幸国庠”一句,生动描绘了皇帝亲临国子监的喜悦之情,彰显了君主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

“綵仗六龙初拥路”描绘了仪仗队列的壮观景象,以六龙为前导,渲染出皇家出行的威严与庄重。“青衿三舍已重行”则通过学子们再次步入学堂的情景,体现了教育的连续性和传承性。

“隆儒共庆贤尧舜,访道谁知应帝王”两句,赞美了儒家文化的崇高地位,以及君主对圣贤之道的追求与推崇。最后,“附凤骞渊皆法从,独惭由也亦升堂”表达了诗人虽自谦但对教育的敬仰之心,以及对能与贤者一同学习的荣幸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也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尊重。

收录诗词(2)

吴安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题赠灵岩鉴公禅师

人中令德居高地,天下精蓝占好山。

四绝名标清世上,十方僧聚白云间。

二龙珠照看经静,双鹤泉供洗钵閒。

早晚利荣缰锁脱,性通三教叩禅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通云亭

小亭高古占城闉,地迥全无一点尘。

时有行云自来去,晚来施雨欲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赠佛印禅师

云居古道场,缥缈若化土。

西有卧龙洞,传闻结庵住。

晓日射寒岩,翠光入窗户。

形式: 古风

送程给事知越州

东渡吴江景气清,拂云楼阁会稽城。

乍辞青琐双旌拥,重驾朱轓驷马迎。

应笑买臣夸郡邸,还同严助厌承明。

茂林脩竹山阴地,何日陪公载酒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