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乱补述六首(其三)

天竟生颓祸,人争唱《董逃》。

空闻宣虎节,莫肯解牛刀。

举国成狂病,群官作贼曹。

驴王兼狗相,踊跃喜同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京乱补述六首(其三)》,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和对腐败官僚的强烈批判。

诗中开篇“天竟生颓祸”,以“颓祸”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衰败与混乱,暗示了某种不可预知的灾难降临人间。接着,“人争唱《董逃》”一句,借用《董逃》这一典故,表达了人们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董逃》原为汉末民谣,后常被用来形容国家动荡、人心惶惶的情景。

“空闻宣虎节,莫肯解牛刀。”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官僚阶层的无能与腐败。虎节象征权力,但官员们却不愿行使正义,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是选择袖手旁观,视而不见。这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冷漠与失职。

“举国成狂病,群官作贼曹。”这两句将矛头直接指向整个国家和社会,指出人们因时局动荡而陷入疯狂,而官僚们则如同贼寇一般,不仅不作为,反而加剧了社会的混乱。这种描述深刻地揭示了腐败现象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最后,“驴王兼狗相,踊跃喜同袍。”以夸张的手法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互相勾结的权贵们,他们不仅没有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反而在混乱中寻欢作乐,自鸣得意。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沦丧的批判,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败坏的痛心疾首。

综上所述,黄遵宪的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他对腐败官僚和混乱时局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社会公正与道德回归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京乱补述六首(其四)

万国纷驰檄,传闻客馆攻。

鱼枯将海涸,龙睡尚天聋。

雷斗枪云黑,星飞弹雨红。

不堪掘残冢,肆虐到神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京乱补述六首(其五)

亦有诛奸疏,泣陈王室尤。

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

月晕蓬星见,山倾铁血流。

终看胡骑入,抉眼在城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京乱补述六首(其六)

热铁飞轮下,城门牡早亡。

手持忘玉玺,事误泣金床。

弃甲逃神将,函头索贼王。

虏尘重扰扰,又换八旗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京师

郁郁千年王气旺,中间鼎盛数乾嘉。

可怜一炬成焦土,留与东京说梦华。

鸲鹆来巢公在野,鸱鸮毁室我无家。

登城不见黄旗影,独有斜阳咽暮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