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如妻挽词

江海相违莫临存,孰令吾友减悲酸。

病中取冷知无及,归后伤神岂待言。

意尽红莲当变碧,化穷寒谷不回暄。

只怜儿女婆娑态,痛绝征夫再出门。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远离江海的分别,不要再来增添悲伤。
病中寻求清凉已来不及,归乡后心灵的伤痛无需多言。
莲花凋零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严寒山谷不会回转温暖。
只可怜儿女们娇弱的姿态,更痛心的是征夫又要离家远行。

注释

江海:比喻远方或困境。
违:违背,分离。
临存:前来相见。
孰:谁。
吾友:我朋友。
悲酸:悲伤痛苦。
病中:在疾病中。
取冷:寻找清凉。
知无及:已经来不及。
归后:归来之后。
伤神:伤害心灵。
意尽:意象消逝。
红莲:象征美好的事物。
变碧:变为枯萎。
化穷:变化到极致。
寒谷:寒冷的山谷。
不回暄:不再回温。
儿女:指子女。
婆娑态:形容姿态柔弱。
征夫:出征的丈夫。
再出门:再次出门远行。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为妻子天如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哀悼和思念之情。首句“江海相违莫临存”描绘了诗人与亡妻阴阳相隔,无法再见的悲痛,暗示了永别的无奈。次句“孰令吾友减悲酸”则表达了诗人对失去伴侣的深深悲痛,无人能减轻这份哀伤。

第三句“病中取冷知无及”,诗人回忆起妻子在生前照顾自己病情时的体贴,如今却已无法弥补遗憾。第四句“归后伤神岂待言”进一步强调了失去爱人的痛苦,即使不用言语也能感受到那份心灵的创伤。

第五、六句“意尽红莲当变碧,化穷寒谷不回暄”运用象征手法,将妻子比喻为红莲(象征纯洁),即使生命凋零也保持贞洁,而寒冷的山谷则象征着死后的寂静,不再有温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永恒品质的赞美和对死亡的无奈接受。

最后两句“只怜儿女婆娑态,痛绝征夫再出门”描绘了诗人对孩子们的怜悯,他们尚年幼,无法理解父母的离世,而自己作为丈夫,再次出门在外,更增添了无尽的哀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厚谊和失去她的深切悲痛。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金牛洞

故乡江吴多好山,笋舆篾舫相穷年。

春风吹入江南陌,叠障双峰如旧识。

闻道金牛更孱颜,古来铁锁高难攀。

自从仙伯弭芝盖,凤舞鸾歌开洞天。

新诗剩说山中妙,我不曾游先梦到。

从渠弱水隔蓬莱,云山何处无瑶草。

形式: 古风

题赵昌四季花图(其一)海棠梨花

醉红睡未熟,泪玉春带雨。

阿环不可招,空寄凭肩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题徐熙杏花

老枝当岁寒,芳蘤春澹泞。

雾绡轻欲无,娇红恐飞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题磨崖碑

浯溪一峰插天齐,上有李唐中兴碑。

肃宗勋业愈烜赫,次山文字真崛奇。

我昔为州坐两载,吏鞅束缚马就羁。

咫尺名山不可到,抱恨常若有所遗。

兹游得遂偿素愿,况有文字古一夔。

周遭岩壑寻胜迹,摩挲石刻立多时。

野僧半解知人意,满卮笑岘酒一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