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客池亭

饮酒有至乐,乐极不可湛。

愿奉尊禁图,为君警其贪。

斯盘本规制,文理粲梓楠。

阖辟恒虚中,隆址而穹弇。

中画五十行,令条杂周参。

行尾各承窍,运珠随所函。

司令迭进之,盘动珠走龛。

怡然信所值,启视纷雄眈。

旅酬斯款款,大爵何潭潭。

杜觯且浮二,汉酺乃行三。

问奇惧乖应,别类愁误探。

秉烛卜昼夜,飞觞遍东南。

交酢宾主欢,对酒驺从惭。

揖让忽致敬,吟哦遂忘餤。

交传意孔均,自卜情乃甘。

饮或与其免,量仍随所堪。

岂不重酬劝,终焉戒沈酣。

山城淡月夕,尊俎浮飞岚。

刘侯爱敬客,持以慰盍簪。

常思宾筵悔,童羖恐酗谈。

孰知尊禁严,防卫甚铠䤴。

祭遵昔投壶,坐不拥戈锬。

歌咏肃边境,岂在多杀戡。

顾我羁旅中,局促伤忧惔。

欢然及数子,契合如神镡。

下怀将军仁,上感圣泽覃。

乃知太平世,礼乐归濡涵。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宴客池亭》,是明代诗人刘崧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饮酒宴乐的场景,强调了适度饮酒的乐趣和理性,表达了对主人刘侯敬客之道的赞赏。诗人通过细致描述酒器的规制和仪式,展现了宴会的庄重与和谐,同时也寓含了对礼法的尊重和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在宴会上,宾主之间的互动愉快,但诗人不忘提醒大家要节制,避免沉湎于酒精。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宴饮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赣滩读伯友赵君知非藁命同李以庄进士韵题其后

正冠坐方舟,晨诵赵子诗。

风湍忽荡激,感此危苦辞。

古人去已远,来者知为谁。

正音堕空阔,遗响何差差。

桂枝岂不华,天霜肃严威。

春风在中泽,日长蒿与藜。

乘休不得奋,吐气千丈霓。

徒令文字间,勃郁含愤悲。

兹晨岁云暮,矧当违远时。

且复对尊酒,高歌送寒曦。

歌竟不重陈,潜心以为期。

形式: 古风

送孙伯起之镇江司理

昔在朐山尹,为政声甚扬。

朝廷重青籍,铨擢有耿光。

永念赤子愚,罪罟罹披猖。

谳覆苟非人,终焉阽危亡。

东南有大郡,地广滨海洋。

岂不繁狱讼,擢尹推丹阳。

维时大火中,暑炽日正长。

上吉祖东门,沥觞理行装。

候吏千里至,得诹民俗康。

矧兹服先声,恶伏善且彰。

政方实多岐,所先在慈祥。

庶见囹圄空,秋芜卧桁杨。

惟君伯仲间,济济充周行。

卓彼仪真守,飘飘云锦裳。

摇摇江上波,两两发征航。

邦人共嗟讶,符绶相辉煌。

汀云槐柳深,夕雨菰蒲凉。

仕邦乃相望,何异家与乡。

永念幽谷士,抱书迈年芳。

送行重言赠,敢以诚自将。

舞文戒吏胥,操纵成条章。

无刑乃至理,庶用登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自兴国过宁都度黄竿竹岭险甚

客行青塘岩,却望黄竿岭。

陂陁缘大麓,嵽嵲陟孤顶。

蹲身事潜行,俯仰立梯井。

灌丛方截辕,巨石忽树屏。

冥冥日脚昏,瑟瑟风力紧。

但闻阴壑呼,不见行云影。

仆夫筋力尽,悽怆助悲哽。

荆棘罥手足,跬步不得骋。

虎狼恐奔突,魑魅或骄逞。

怪禽当我啼,毛发竖寒㾕。

常时山下民,攘劫玩官警。

杀人委溪洞,椎宰肆庖鼎。

时平向置砦,恃险益顽狠。

反思二水上,道路何炳炳。

坐贫昧艰危,欲速烦虑省。

但伤游子魂,日夕更忧怲。

安得刬高崖,连山豁畦町。

形式: 古风

答赠王子启

晨得故人书,握发再三读。

缠绵数百言,肝胆豁倾覆。

上承起居问,下感进脩勖。

虽劳鸿燕思,且慰泥涂辱。

去年所寄诗,徵我当和复。

谫材本迟钝,往报愧不速。

置书怀袖间,汗出颜腼恧。

永怀通家好,先世辑姻睦。

呜呼我大父,文雅动季叔。

追惟所自出,实本王氏族。

风流齐阀阅,情谊均骨肉。

兔丝附长松,柔弱易摧蹙。

矧我后生辈,疏略坐拘束。

饥寒役道路,时序少攀属。

缅思老成会,光景同转烛。

每过城西隅,低回怆心目。时寻贤者居,邈在?湾曲。

方畦带寒蔬,斜径出脩竹。

升堂奉甘旨,宴客湑醽醁。

委蛇伯仲间,颜色何婉郁。

往时客南浦,公馆蕃乐育。

学子来趋风,簦笈奋远躅。

襜襜讲帷侧,济济森立玉。

敷扬六义旨,骈叠雅颂录。

咏歌逾金石,剖析见丝粟。

似闻厌尘鞅,欲访匡庐麓。

重湖涉深渺,把卷面飞瀑。

云林固深窈,问学伤寡独。

岂必远人群,终然起岩谷。贱子罕所谐,微陋等朴?。

偶从将军幕,未决詹尹卜。

老亲困痹疾,稚子抱寒瘃。

内顾环堵空,何以甘藿菽。

筠阳近留滞,风土渐谙熟。

锦水流郡西,闾阎散平陆。

长云亘浮梁,车马竞驰逐。

风激仙洞凉,江浮凤山绿。

苏扬遗赋咏,草木含清淑。

至今民俗淳,守业不出屋。

反思好游子,奔走何碌碌。

故园久芜秽,荷耒思穜稑。

轩裳苦乖违,农圃岂污渎。

勉意慰所亲,志愿在昔夙。

感君同心言,义重秋兰馥。

抽辞酬远意,焉得不醇笃。

扬矣合并期,悲歌睇鸿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