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二首(其二)

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

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

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

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霜露已显得寒冷凄清,星辰又在天空中闪烁起来。
深夜里北风吹起,惊动了远方飞来的鸿雁。
树叶凋零,一片萧瑟,寂静中捣衣的声音更显悲哀。
年终时抬头看天空,内心的期望如同寒冷的灰烬。

注释

霜露:指秋天的霜和露,象征寒冷和凄清。
星汉:指银河,这里代指星空。
昭回:形容星光闪烁。
朔风:指北方的风,通常指冬天的寒风。
惊鸿:此处指大雁,常用来象征漂泊或远方的信息。
千里来:形容鸿雁从远方飞来,也可寓意远方的消息。
凉叶:指因秋风而凋落的树叶,象征秋天的萧瑟。
清砧:捣衣石的声音,古代妇女常在秋夜捣衣,声音清脆,此处渲染悲凉气氛。
岁晏:一年将尽的时候。
空宇:广阔的天空,也可寓意无尽的时间或空间。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思绪。
寒灰:熄灭后的灰烬,比喻希望破灭或心情沮丧。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哀愁和淡淡寂寞的秋夜诗。诗人以"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辽阔的夜晚景象,霜露代表了秋天的寒冷,而星空则展现了宇宙的广大和深远。

接着,"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风,它不仅带来了夜晚的清凉,更有远方归鸟的孤独哀啼。这里的“惊鸿”指的是大雁,这些从遥远北方飞来的鸟儿,似乎也感受到了秋天的凄楚和寂寞。

"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则让人联想到树上的叶子在秋风中沙沙作响,而“清砧哀”可能是指夜晚中偶尔传来的某种声音,比如远处的犬吠声或是什么其他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凄凉。

最后,"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岁月匆匆,心中所积攒的忧愁和思念,如同寒冷的灰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温暖和活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声音的捕捉,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诗人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环境相融合,展现了一个充满了秋意和哀愁的人生画卷。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

暝色起烟阁,沈抱积离忧。

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

空宇感凉至,颓颜惊岁周。

日夕游阙下,山水忆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荅崔主簿倬

朗月分林霭,遥管动离声。

故驩良已阻,空宇澹无情。

窈窕云雁没,苍茫河汉横。

兰章不可荅,冲襟徒自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荅端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

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

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

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

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

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

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

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