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中的第七首,以花与月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花香月色交融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创作灵感的激发。
首句“花香月色两相宜”,直接点出花与月的和谐之美,暗示了诗人此刻心境的宁静与愉悦。接着,“惜月怜花卧转迟”表达了诗人对月夜和花朵的喜爱,以至于迟迟不愿入睡,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月落漫凭花送酒,花残还有月催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月落时分,诗人借花献酒,花残之际,月光又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这两句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以及对生活情趣的敏感捕捉。
“隔花窥月无多影,带月看花别样姿”通过视觉描绘,展现出花丛中月影婆娑和月下花朵的独特韵味,富有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总结全诗,诗人感慨在花前月下的人们,每年都会被这美景吸引,沉醉于花与月的韵律之中,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