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瀛台木变石六韵

香扆前墀峙,棱棱胜国留。

莫稽来所自,难悟是何由。

风雨长林里,荆凡大海陬。

精华有独得,气味本相投。

宁介荣枯意,还辞斤斧修。

春明如续录,文献此堪求。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题瀛台木变石六韵”为题,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诗中描绘了瀛台上的木变石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与深邃哲思。

首句“香扆前墀峙,棱棱胜国留”,以“香扆”和“前墀”起笔,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瀛台作为皇家园林的独特地位。接着,“棱棱胜国留”则进一步强调了瀛台在国家历史中的重要性,通过“棱棱”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其坚固不摧的形象。

接下来的几句“莫稽来所自,难悟是何由。风雨长林里,荆凡大海陬。”则转向对木变石成因的探索,表达了对自然界奥秘的追寻与不解。诗人将目光投向风雨中的长林与大海的边缘,似乎在寻找答案,但又意识到这一切的复杂与难以言喻。

“精华有独得,气味本相投。”这两句揭示了木变石之所以独特的原因,即它蕴含着自然界的精华,并与周围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这里的“精华”不仅指物质上的独特性,也暗含了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

“宁介荣枯意,还辞斤斧修。”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尊重与敬畏,认为即使面对荣枯更迭,也不应轻易破坏,而是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避免过度干预。

最后,“春明如续录,文献此堪求。”诗人将眼前的景象比作历史的延续,鼓励后人在此寻找知识与智慧的源泉。这不仅是对木变石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传承与探索精神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瀛台木变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视。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

雪酥晴旭荡烟光,群玉丛中诘径长。

得句便书宣砚匣,懋勤供奉又应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新春丰泽园

今春丰泽真丰泽,珠有光辉玉有烟。

润蔚千塍物勾甲,融调太蔟气规圜。

柳丝积素消垂雨,檐箸条冰化滴泉。

亟待西来新使到,蓼萧好与荅韶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邹一桂五香图(其一)桂

已艳刘安口,那论吴刚手。

似语同馨者,於秋独能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题邹一桂五香图(其二)菊

联桂自居弟,顾梅堪号兄。

合是徵士友,色香总绝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